2007年11月22日 星期四

流浪博士

今天(20/11)一早,打開報紙看到封底時,發現右上角有個顯眼標題叫“流浪博士”。細看之一下赫然又是台灣問題。其實台灣失業上升的問題由來已久。不止大專生失業,碩士生也要到職訓中心受訓。現在連博士也失業了。據報導交通大學就曾有200位博士為應徵一個電子系教職而爭的頭破血流。而台南的成功大學一個教職也有20人應聘。

看到這裡馬來西亞政府的高官們可要樂開懷了。那些喜歡比電話費、比過路費、比水費、比電話費的YB們現在又可大聲說:『看吧!台灣連博士都失業了。我們只是幾萬大學生暫時找不到工作罷了嗎!』『Taiwan 算甚麼,China Man 也不過如此已!』。

自民進黨及陳水扁上台以來,本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台灣雖尚未變成小蟲,卻也已成了奄奄一息的病龍了。陳水扁鎖國政策, 長期與大陸蠻幹。 造成外資撤離,本土資金出走。才造成今天民不聊生的局面。此外1994年台灣興起的教育改革運動導至最終撤消大專聯考制度,廣設大學。是今天大學生泛濫的另一原因。

其實台灣在蔣經國掌政時期的教育制度是相當不錯的。就拿大專聯考來說基本上保障了(一)入學的水平及入學機會的均等及公平。(二)避免了太激烈的招生競爭。而且制度也非常嚴格。每年的主考及命題老師都是隨機抽取,被抽中的老師都必需馬上入營,不得與外界及家人聯係,直到考試完畢。出題及印刷考題都在營中完成。營外還有軍警把守。而且對犯規的處分也是非常嚴厲的。因此從來很少發生洩題事件。記得有一年, 那是我大學三年級那年。有位還差一年就退休的女校長被抽中入營當主考,但很不幸的有張考卷不小心被工友夾帶出去。幸好考試還沒開始,考生不必重考。但這位倒霉的校長卻只得自請處分, 最後被記大過差點連退休金都沒了。

由於把關嚴格因而造就了許多優秀人材。在當時的台灣,考上大學就如古時的書生考中狀元一般, 尤其是幾所名校名系。如台灣大學、成功大學、師範大學、政治大學更是優秀生的第一志願。如果你是男生又考入醫學系,那這生肯定衣食無憂,千金小姐們排着隊上門提親。這不正是中國人說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嗎?真的有點後悔當年沒聽朋友勸告選擇醫學系而是選擇了自己喜歡的電系。考上大學也並不表示從此一帆風順。在國立大專院校最多讓你讀五年(指一般四年制學系)。五年內若修不完學分就要退學。修讀期間如果有連續兩學期選修學分不及格達二分之或一學期選修學分三分二不及格都要打包(退學)回家。有人說這未免太嚴格了吧。但是如果你了解當時的的台灣的經濟狀況也許你會改變看法。當時的台灣還沒成為四小龍, 匯率是1RM=16新台幣,還在接受大量美援。但台灣政府還是投入大量資源於教育。每個國立大學的學生,政府每年都要津貼幾萬元以上,因此學生只要付出很低的學費。以我就讀當時而言每學期學費只是新台幣3000元(=RM180-)而已。

雖然如此嚴格, 可是也不是完全鐵板一塊。對於一些分發不到志願學系的學生他們還是有機會轉系的,但一般只在一、二年級。只要他們所要的學系有空缺,系上會安排他們參加測驗,只要通過測驗就可轉系。我班上就有好幾位是由數學系轉來的, 其中兩位還是女生。此外有些學校設有夜間部,收容那些入學達標,但日間學額無法容納的學生。此外還有許多私人界的奬學金。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還有美國援助,美國出版的外文參考,教科書都不必付版權費。RM10-就可以買到一本精裝本的電子學, 星馬一帶要RM120-一本。我曾經買過一套28本的百科全書只花了RM60-。

只可惜蔣經國死的太早,要不然台灣今日也許不會淪落如此。台灣的政改還沒完成。蔣介石時期種下的政治內傷爆發。李登輝的叛變。各種民間訴求風起雲湧。教育改革正是這時期興起。而教育改革的結果是學費高漲。從以前考大學難如登天到後來的考不上大學都很難, 起了一百八十度的變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在民主政治運動氾濫的今天,台灣今天的處境堪可為民主斗士們之鑑。當一個政治運動淪為選票、民眾訴求為導向時。實在看不出這個國家會有甚麼前途,如何富強起來。一人一票就是民主政治嗎?就會帶來民富國強嗎?看看東南亞及世界上的許多國家, “民主選舉”了大半個世紀,口號喊的震天動地。然而人民依然一貧如洗,命如草芥,男盗女娼。前些時候看到一位香港評論員談論民主政治,滿篇文章只在論述一人一票如何可貴,如何是民主國家的必要性。最後他說不管這個國家的人民教育程度如何落後, 選出如何不堪的政府最終䧟人民於倒懸之境,這也是人民自嚐的後果。但必竟是民主政治, 非常可貴。你說呢?

Related Posts:

  • 商人的無奈日前本地一名著名商家因為在一場研守會否認是老馬的朋黨時,招至馬來前鋒報的瘋攻擊。在野黨及民間也對他冷嘲熱諷。弄得他狼狽不堪。 他說的很多是事實,也有不實。前鋒報所說的,不管他們所說是對是錯,都別管它,因為他們已經是一份眾所周知,專為巫統特別是老馬集團所服務,善於指鹿為馬,顛倒是非,毫無公信力的媒體。 但民間特別是反對黨對這些商人的戈撻卻是值的商榷的。很多人都沒有經商的經驗,所以不知經營的難處。不論在任何一個政治環境商人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市場競… Read More
  • 陰魂不散25年了,6•4這個數字就像不散的陰魂,癲癇病(發羊吊),每年六月四日就發作。今年還漫延到了馬來西亞。在這日子之前我就在寫與不寫之間排回。最後忍不住還是寫了。 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要支持誰, 反對誰。而是要大家看問題能客觀點,別肓從。 從台灣反服貿到今天的包圍中國大使舘,年輕的叛逆運動就像傳染病一樣四處闊散。我之所以稱它為叛逆運動,也就是因為他們打着民主的旗幟但行為卻是反民主的。他們所要的只是表達自己的不滿,發洩自己的情緒,有時更多是政治… Read More
  • 先發制人先發制人, 或先下手為強。就是趁人不備置人於死地的方法。是那種怕輸, 又要逞強的無能小人的爛招。不管行不行, 有沒有理先幹了再說。這爛招其實在幾千年前的中國就有了。 “先發制人”這句話出自東漢·班固《漢書·項籍傳》:“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 “項籍”者﹣楚霸王項羽也。 秦二世元年,陳勝起。九月,會稽假守通素賢梁,乃召與計事。梁曰:“方今江西皆反秦,此亦天亡秦時也。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守嘆曰:“聞夫子楚將世家,唯足下耳!”梁曰:“吳有… Read More
  • 你做得到嗎?一個兒子被殺的父親,向法官求情留兇手一命。在今日的社會裡真的令人難以思議。但的確發生了,而且是發生在一家一孩的中國。 鄭德富的兒子被同村青年,也是兒子好友的尤洪湧殺死。宣判前法官向他了解賠償情況時,他卻向法官提出希望能留兇手一命的請求。他什至在兇手父親向他作出道歉時說: “對不起的話不用再說了,你兒子辦的傻事又不是你的過錯!” 全文請閱:男殺死好友獲對方父親求情保命 當庭下跪謝恩 今天滿街滿巷都見滿口 “仁義道德” 的的人。有… Read More
  • 你比得來嗎?“我爸是李剛。” 這是句在中國行流行的話。意思就是我比你有權勢,你敢把我怎樣?現在的人都愛比拼。幾乎什麼都在比。 比、學、趕、幫、超本來是激勵人上進的一種方法。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覆深淵不知地之厚。沒有比較就不知人長己短,不知求上進。而事實上現在的人從小就不知不覺的被訓練成比拚的能手。比成績,比家勢,比錢財,比聰明,比學識,我老爸怎樣怎樣行,我老媽怎樣怎樣好,我女朋友怎樣怎樣漂亮,我男朋友怎樣怎樣行,我的神比你大,我的宗教比你神聖,我的上師… Read More

0 评论 :

技術提供:Blogger.

陳年舊事

上個月的網頁瀏覽數次數

Recent Visitor

Visitor count

AD

笑话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