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6日 星期一

四百元被搶了﹣真業障

有一天回家晚了,剛好遇到一位駕計程車的佛友順道送我回家。這位先生沒受過多少教育, 六十歲左右, 單身。聽力不良。不懂華文只懂一點英文及華文人方言。一路上他感嘆的說駕計程車很受氣,錢也賺不多。雖然沒賺大錢,但佛祖保佑沒有甚麼碰上警察或交通執法人員的刁難。話頭一轉他說他有一位朋友有段時間很潦倒, 他就借給他四百元. 可是一拿過手不久就被歹徒搶走了。他的結論就是業障重的人是不能幫的。正確的說你因為有業障所以是的不到幫助的。如果你曾經在佛教場合出入你就會常常會聽到類似這樣的談話。一遇有問題主持人解決不了(最常見的就是一些久醫不愈的奇難雜症)就一把推給了業障。這些言論到是人說呢還是佛說呢?在淨士宗裡也常有人在爭是帶業往生佛淨土呢?還是淨業往生........ 你說呢?在你回答這問題前請詳閱一遍阿隬陀經。

下面是一段節錄自大智度論的故事:

..........釋迦文尼佛本身,作大醫王時,療一切病,不求名利, 為憐憫眾生故.病者甚多, 力不周救, 憂念一切而不從心, 懊惱而死,即生忉利天上。自思惟言:我今生天但食福報,無所長益。即自方便, 自取滅身,捨此天壽,生娑伽陀龍王宮中為龍太子。其身長大,父母愛重, 欲自取死,就金翅鳥王,鳥即取此龍子於舍摩利樹上吞之。父母號咷, 啼哭懊惱。龍子旣死, 生閻浮提中為大國王太子,名日能施。生而能言,問諸左右,今此國中有何等物,盡皆持來以用佈施。眾人佈畏,皆捨之走。其母憐愛,獨自守之。語其母言;我非羅剎, 眾人何以故走?我本宿命常好布施, 我為一切人之檀越。母聞其言,以語眾人, 眾人即還。母好養育,及年長大, 自身所有, 盡以施盡;至父王所, 索物布施, 父與其分, 復以施盡。見閰浮提人貧窮辛苦, 思惟給施而財物不足, 便自啼泣, 問諸人言:作何方便,當令一切滿足於財?諸宿人言:我等曾聞有如意
珠,苦得此珠,則能隨心所索,無不必得。菩薩聞是語已, 白其父母:欲大海求龍王頭上如意珠。..............(王子經重重難關來到龍宮)....見菩薩來,龍王婦有神通, 知是其子, 兩乳流出。命之令坐, 而問之言, 汝是我子, 捨我命終,生在何處?菩薩亦自識宿命, 知是父母, 而答母言;我生閻浮提上, 為大國太子。憐憫貧人, 飢寒勤苦, 不得自在, 故來至此, 欲求如意珠, 母言汝父頭上有此珠, 以為首飾, 難可得也!必當將汝入諸寶藏, 隨汝所欲, 必欲與汝. 汝當報言: 其餘雜寶, 我不須有也!唯欲大王頭上寶珠;若見憐憫,願以與我;如此可得. 即往見父, 父大悲喜, 欣慶無量. 愍念其子, 遠涉艱難, 乃來至此;指示妙寶,隨意與汝, 須者取之. 菩薩言;我從遠來, 願見大王, 求王頭上如意寶珠;若見憐憫, 當以與我, 若不見與, 不須餘物!龍王報言:我唯有一珠,常為首飾, 閻浮提人福薄下賤, 不應見也!菩薩白言我以此故, 遠涉艱難冒死遠來, 為閻浮提人薄福貧賤, 欲以如意寶珠濟其所願, 然後以佛道因緣而教化之!龍王與珠而要之言:今以此珠與汝,汝旣去世, 當以還我!答言:敬如王言!菩薩得珠, 飛騰虛空, 如屈伸臂頃, 到閻浮提. 人王父母見兒吉還, 歡悅踴躍抱而問言:汝得何物?答言得如意寶珠.問言:今在何許?白言:在此衣角裡中.父母言:何其太小?白言:在其神德,不在大也。白父母言:當敕城中內外, 掃灑燒香,懸繒旛蓋,持齊受戒. 明日清旦, 以長木為表, 以珠著上。菩薩是時自立誓願;若我當成佛道, 度脫一切者, 珠當如我意願, 出一切寶物, 隨人所須, 盡皆備有!是時陰雲普徧. 雨種種子寶物, 衣服, 飲食. 卧具湯藥, 人之所需, 一切具足. 至其命盡, 常爾不絕。(大智度論卷十二:釋初品中檀波羅蜜法施之餘)


Related Posts:

  • 有風別使盡帆“有風別使盡帆”。以前船在海上行駛要靠風力,船帆擋風能產生動力推船前進,速度由帆的張開幅度決定。當帆張開越大時檔風力越大,船走的越快。但是撐帆的桅桿也容易折斷。這句話是教人為人處世不要做盡做絕。要適可而止,要留有餘地。 釋迦族滅族 釋迦族被璃琉王攻打釋迦牟尼佛的國家,雖經釋迦佛三次勸解,都無法阻止。佛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蓮運用神通把釋迦族都裝入鉢中並藏在雲端,但戰事完了後,他取回一看那還有人!全變成了血水。 這個故事是在告訴人們… Read More
  • 鬼月說神話今天開始進入了農曆七月。也是下半年開始了。農曆七月民間有兩個重要活動。第一個是七月初七的七夕節又稱乞巧節,或稱中國的情人節、中國婦女節。第二個是七月十五的中元節。但在馬來西亞中元節的活動似乎蓋過了七夕節的活動,所以七月也被人稱為鬼月。 而這前後幾個月當代議士的YB們可要頭痛了。那些辦中元活動的地方豪紳都會來找YB們募捐經費。你看單單我住的小區,不到一萬人就最少有三撥人在搞中元節活動。 其實中元節和盂蘭盆節是分屬兩個不同源流。中元節是中國… Read More
  • 請菩薩當保鏢 甚麼是保鏢, 古時替人押送物品或護送人遠行的武師或稱鏢師。現在人叫護衛,只要有錢就可以請人來護衛你, 不管你是甚人。其實需要請保鏢, 請得起保鏢的人都是非富即貴的人。請保鏢來保護生命也保護財產。 菩薩是菩提薩埵(Bodhisatta)的簡稱。“菩提”是覺悟;“薩埵”是有情,“有情”是指眾生。總合是“覺有情”。自覺覺他, 覺行圓滿是為菩薩。也就是說佛教中的一種修行人,一面修行一面幫助其他人(其實是幫助所有的生命)。這種修菩薩行的人從初發心到… Read More
  • 別忽悠神佛了!(1) 別忽悠神佛了![ 1 ] [ 2 ] [ 3 ] 最近在中國流行一個“詞語”叫“忽悠”。“忽悠”本字為“胡誘”流行於東北一帶。意思是利用語言胡亂誘導,巧設陷阱引人上當。有“吹牛、煽動、鼓動、糊弄”的 意思。 去年12月31日, 吉隆坡高等法庭判決內政部禁止天主教“先鋒報”使用“阿拉”字眼是不合法、違憲的。也就是天主教“先鋒報”可以自由使用“阿拉”字眼。一石激起千層浪, 不少保守回教組及回教徒表示不能接受。而反應最大的就是向來趾高氣揚的巫統極端… Read More
  • 剃光頭就是和尚? 不管是佛教徒或一般人見到穿了僧衣的男出家人都稱為和尚。其實和尚這稱呼不是每個出家人都担當的起的。和尚,是梵文“親教師”之意。是一個尊稱,具有能為人師資格的才能稱和尚。 而一般出家人則稱為比丘,梵語 bhiks!u 意為乞士、乞士男;行乞食以清凈自活者。而且剃頭出家是當時印度各教派都有的行為, 並非佛教獨有。 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求取解脫轉世輪迴苦, 粗俗一點說即長生不死。而要超越輪迴就必需證得羅漢果。而出家修行是最快及最有效的。 佛教的基… Read More

0 评论 :

技術提供:Blogger.

陳年舊事

上個月的網頁瀏覽數次數

Recent Visitor

Visitor count

AD

笑话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