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4日 星期一

李建成之死

這是我開博以來的第一百篇文章。一百是個好數字,遲遲沒發稿只為選個好題材。但近來國家政壇波譎雲詭。唱後庭花的,“前面進也可以, 後面進也可以”的。簡直讓人心蕩神移。實在定不心情寫東西。唐太宗悼魏徵曰:“....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在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歷史長河中,有太多可供後人借鏡之經驗。謹以此文獻給各位讀者。祈願大家都能享受清明的政治。

玄武門之變是中國歷史及政治史上著名事件。公元626年7月2日,中國唐高宗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當時身為秦王的李世明在長安城(今西安)皇宮北門﹣玄武門發動流血政變。殺掉長兄太子李建成及四弟齊王李元吉。而最終被立為太子。公元626年9月3日(八月初八癸亥日),唐高宗李淵頒佈制書,將皇帝位傳給太子世民,自為太上皇 。

玄武門之變也和很多歷史事件如雍正、隨煬帝等被後世提出各種質疑。這裡我們且不管唐太宗的做法是否有違中華文化的人倫道德。但如果沒有玄武門事變肯定不會有流芳萬古的大唐盛世, 也不會有廣為後世政治家所廣為推崇的貞觀之治。

前因

在談玄武門之變的前讓我們先看看隋朝。唐朝不論是血脈或政制都是和隋朝有着很大的牽連的。唐高宗李淵的妻子和隋文帝的皇后同為鮮卑貴族獨孤信的四女及七女。也就是說唐太宗李世明是隋煬帝的表弟。因而唐太宗是漢和鮮卑族混血兒。

隋朝開國皇帝楊堅在公元581年廢北周靜帝建立隋朝繼而統一了北分裂達四百多年之久的中國。是為隋文帝。自隋文帝以後的中國盡管政權常有更替, 戰亂。但再也沒分裂過。

隋文帝楊堅的政績:

  1. 推行輸籍法及全國戶口普查。
  2. 取消鹽、酒專賣及入市稅等苛捐雜稅及減稅,與民休息
  3. 全國推行均田制。增進經濟生產力及增加稅收。
  4. 設立官倉與民間的義倉,作糧食儲備。
  5. 簡化行政機構, 使中央的行政開支節省三分之二及地方政府開支節省開達四分之三。
  6. 訂立國家法律,使人民有法可依。減省刑罰,死刑只設絞、斬二等。
  7. 整頓吏治肅貪。
  8. 創立科舉制度, 不論出身門戶考選官吏。此創舉不只對中國的文化社會影嚮巨大。鄰近國家如日、韓、越南也都引入這種制度來選拔治國人材。

因此到隋文帝的兒子楊廣 (隋煬帝) 接位時,國家的儲備已達可供五十年用之巨。


但是好景不常,隋文帝所建立的基業被其兒子隋煬帝在十幾年內就敗光了。隋煬帝雖然有其歷史貢獻, 但在史書上終被定位為暴君。

隋煬帝的功績

*開鑿大運河。即南北大運河。它貫穿河北、河南、江蘇和浙江等省。運河水面寬30—70米,長約27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為此後千餘年的中國南北交通運輸樞紐。對中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隋煬帝的暴政:

  • 公元604年,太子楊廣殺父奪位。
  • 除了推行大運河等有利國家經濟的大型工程外。還沿河為自己建造了四十座行宮。隋煬帝派遣了酷吏麻叔謀主管修河,強制天下15歲以上的丁男都要服役,共徵用了360萬人。因為勞動負擔很重,監工督責太急,所以不到一年,360萬民工死者竟達250萬人。這些工程不但耗費了大量人力及資源。而且手段強硬。而至民怨騰沸。
  • 窮兵黷武。為了宣揚國威不惜勞民傷財, 南征北討。最後因三討高句麗國失敗而威望盡失,引發全國叛亂。618年(大業十四年)終被叛軍絞殺於江都行宮。

若不是楊廣好大喜功, 揮霍無度。以文帝所建立的國力,隋朝的功業可能比唐朝更大。但雖然如此,煬帝和文帝都不是貪濫之人。雖然勞民傷財, 但在人材方面還是保存的很好。不像一些昏君,荒淫無度外還要殘害忠良。

而唐朝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617年,李淵在太原起兵並占領隋朝首都大興城(唐朝建立以後改名長安城,今稱西安),立隋恭帝為傀儡皇帝。隋煬帝被殺之後,李淵逼隋恭帝禪位,建立唐朝,改元武德。

從李淵起兵, 立傀儡皇帝, 成功開朝立業當上皇帝及以後的平定各地叛軍, 次子李世明居功至偉。李淵本有意立李世明為太子。但為李世明所推辭。所以才改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

然而李建成卻是不成材的東西。史書記載:“太子建成性情鬆緩惰慢,喜歡飲酒,貪戀女色,愛打獵;高祖第四子、齊王李元吉,常有過錯;二人均不受高祖寵愛。”

李建成對於這本來不該擁有東西, 惶惶不可終日。害怕被才幹, 功績都比自己強的弟弟李世明搶去。因而和四弟齊王李元吉結成太子黨。私募軍勇。勾結後宮妃嬪終日向唐高宗告枕頭狀。收買李世民的人員。無所其極的䧟害、為難李世明及其部下。甚至下毒要毒死李世明。原屬太子黨魏徵就曾對他說:“秦王功蓋天下,內外歸心;而殿下不過是因為年長才被立為太子,沒有大功可以鎮服天下.......”

而李世明本無意爭奪太子之位。但太子黨無所不用其極。秦王府中的大將、謀士紛紛中箭或外調,或面對暗殺的威脅。連房玄齡和杜如晦等謀士都被唐高宗逐離秦王府。在人人自危的情形下,尉遲恭等眾將終於以離開秦王府迫使一直顧念親情而遲遲不肯動手的李世明下決心解決太子黨。

後果

六月初三己未日(626年7月1日)太史令傅奕秘密上奏道:“金星出現在秦地的分野上,這是秦王應當擁有天下的徵兆。”高祖召李世明進宮觀看傅奕的密奏。而世民乘機秘密上奏父皇,告發建成和元吉與後宮的嬪妃淫亂,及對他所有謀害的事。高祖望著李世民,驚訝不已,回答道:“明天朕就審問此事,你應該及早前來參見朕。”

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領長孫無忌、尉遲恭、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瓊、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人入朝,併在玄武門埋下伏兵。建成、元吉二人不知底細,也一起入朝,騎馬奔向玄武門。那知到了臨湖殿才發覺事情不妙,轉身想逃。而李世明則騎馬在後面呼喚他們。齊王李元吉心虛反弓向李世明放箭。但射不中,而李世明則一箭射死了太子李建成。而李元吉最後被尉遲恭射死。

其實了解了歷史背景。李建成即使不死於玄武門事變, 順利當上皇帝。下場也不比隋煬帝好到那裡。甚至可能更慘。因為:

(1) 李建成是不學無術的小人格局,無容人之量。李世明所收納的人材必被他殺盡。
(2) 貪戀酒色。
(3) 了無戰功。不孚眾望。
(4) 時值唐朝奠基之初,內有叛亂未平, 外有突厥來侵。無德無能如何招賢納士共赴國難。
(5) 國人剛剛從隋煬帝暴政走出來, 改朝換代只為有個安樂日子過。如何肯讓一個昏君立足。

“逐鹿中原, 唯德者居之。”從政者不可不知。

Related Posts:

  • 金剛薩埵 人非聖贀,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又云浪子回頭金不換。犯錯人皆有之,只要知錯能改都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你不要看這麽簡單的道理,要一個人自覺、主動認錯,那可不簡單。尤其在今天競爭激烈,每個人都要出頭的社會。那簡直是鳳毛麟角。 有些人不要說自覺犯錯而認錯,即使有人好心告訴他那麼做是錯的,他還要駡人給人面色看。還有一種人自己錯了,受眾人指責也不認錯,還要百般掩飾,什至抺黑別人來為自己辯護。如果按因果律,這些人最終必墮… Read More
  • 狗屎民主現在人人都談,都在追求民主。但你問他什麼叫民主?為什麼要民主?民主有什麼好處?我相信很多人答不上來。答不上來不要緊那你就別出聲,用心想想吧。偏偏有些為了面子旳,就會講一大堆道理,結果原來他所說的民主,就是一人一票選政府就叫民主?我想不只這些人如此想,一般人十個有八個是這麼想的。 好,那就姑且認了。然而這種 “民主” 為人們帶來什麼呢?遠的不說,看看我們隣近的台灣吧。台灣現任總統馬英九上任後,不斷自詡台灣的民主。和在野的民進黨一鼻孔出氣,強調一… Read More
  • 十一面觀音小學時老師出了個作文題目叫 “我的志願”。中學時老師又出了個同樣題目。但從小學到中學,我都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麼。所以就隨便選了個寫了。現在我已無法想起當時我到㡳是選了工程師、醫生、科學家還是什麼的。 很多當老師的,長輩的也鼓勵小孩早立志,以為這可幫助他們將來容易成就一番事業。但是這些長者卻沒有給小孩們輔導,這是很嚴重的缺失。因為每個人的資質不同,就比如你要當科學家,那你必須對數學有興趣,記憶力強,而且有運算才能及很有耐力。而且每個人的發育速度不… Read More
  • 心如鹿撞大臣事件隨著青月黨兩位議員抗令公開挺旺姐當大臣,案情急轉直下;其中一位更說不惜成為獨立議員,也要出來說真話。令已飽受內外責難的青月黨特別是手握大權的親巫派尷尬不已。 而一開始頂着皇上聖像,霸氣十足,老神在在的一口氣宰掉 6 個行政議員的卡老大。今天卻採取了令人摸不着頭的動作,投訴社團註冊局。現在他的問題是州議會民主的問題,關社團註冊局屁事?他想通過社團註冊局的干預,恢復他的黨員資格?即使把藍眼黨註冊搞掉了,對他的大臣地位又有什麼幫助? 所以… Read More
  • 養虎為患十幾年前我隨朋友到泰國北部一間佛寺參訪。這間廟的主持養了不少野生動物。有老虎,有大黑熊。據說都是信徒買來放生。老和尚大發慈悲,沒把這些野獸放回山林,而是把牠們養在廟裡,成了一個小動物園。一時也吸引了不少人參觀。但有一日,老和尚卻被所養的大黑熊抓傷了。 相傳修佛法到一定功夫,也即常人說修行功夫好的人常會感應天人、禽獸來獻供。已往生的廣欽和尚就是一例,相傳他在山洞修行時,每天都有猴子給他送來水果。有些更感動老虎等猛獸來皈依。所以在五百羅漢相中有降… Read More

0 评论 :

技術提供:Blogger.

陳年舊事

上個月的網頁瀏覽數次數

Recent Visitor

Visitor count

AD

笑话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