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8日 星期三

物腐蟲生

塞翁失馬(上) 塞翁失馬(中) 塞翁失馬(完)


““物腐蟲生”這句成語出自宋朝,蘇軾(東坡)《範增論》:“物必先腐也, 而後蟲生之。” 範增是秦未時的抗秦英雄。史上有名的鴻門宴就是出自他手。楚霸王項羽本來有機會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然而優柔寡斷的項羽卻讓劉邦逃跑了。

而劉邦逃脫後, 知道範增的厲害。就一方面造謠中傷範增, 另一方面挑撥離間項羽和範增的感情。項羽有勇無謀, 結果中計而疏遠範增, 最終為劉邦所滅。範增的謀略和項羽的勇武本是最佳的搭配,獨霸天下指日可待,卻因內部的茅盾而破滅。

然而千年的歷史經驗卻未被後人所重視。不斷重覆着同樣的悲據。我在檳城的中學母校就是一個例子;短短幾年時間就從三千餘名學生的名校, 淪落至只剩四十餘名學生, 瀕臨倒閉的學校。

在商業場合為了利益斗個你死我活不足為奇。但實在很難想在一間傳授優秀中華文化的華文學府裡,竟也自個兒斗個稀里糊塗。


樂團之爭

我加入華樂團後擔任第一二胡手和板胡手。第二年就被選為團長。當時學校有三支樂隊,銅樂隊、手風琴隊和華樂隊。樂隊的主要顧問是當時檳城一位頗有名氣的音樂家。華樂的指導是聘請的兼職老師。手風琴隊比較特屬,主要成員是來自印尼的華裔學生組成,由學長傳學弟、妹,沒有特別的老師指導。另一名則是學校的訓導員(以下稱“訓”老師),本是銅樂隊員,畢業後留校任職訓導員並督導銅樂團。

解散前的華樂團排陣

裂解之因一

華樂團當時成立不久,還算很新。團員中又分幫立派,主要是“小左”及“小右”兩派。“小左”的團員都是校外一個文藝團體的成員,“小右”的團員則與一個佛教團體有關。而“小右”派和校外的老師較密切。而且掌握了執委會。我接掌樂團後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就是樂團的弦線、二胡馬、松香...等樂器配件消耗很不正常。有人告訴我說是“小右”派拿到外面的團體去用了。當時我也沒掌握到十足的証據,也很難採取甚麼行動。於是就比較嚴格的控制這些器材的發放。

然而就這樣觸怒了“小右”派。於是經常和我搞對抗, 在指導老師面前挑撥離間。說我企圖取代他的位子等等...。那位華樂指導還兼任其他學校教職, 因此常常遲到。我通常都在他還沒到達前就把樂隊每一件樂器都調好音。調好後為了不浪費時間就指揮他們練了起。而指導老師因此更不滿, 說我亂亂教。

其實我在前幾篇文章已經談過,我參加樂團是為了躲懶,更不想做甚麼團長。既然有同學不高興那就不做吧。於是我就把副團長的一位女生找來,我說我也不相當這個團長了,但是我自己提出辭職學校一定不答應。我說:這樣吧!你們寫一封信去向學校告我,還教他們怎樣寫。幾天後“訓老師”找我去,一見面就假惺惺的來問我為甚麼搞到這樣啊?,一付為難的樣子。我當時就說:那我辭職吧。他假裝想了想就說:“那好。你練習也不必出席了,分數照給你”。

就這樣我離開了樂團。學期結束後我依然得到很高的課外活動分數。而我也因當機立斷放下這負擔而有更多時間用在我的功課上,全力準備校外的比賽。所以後來獲得更高的榮耀。你看這不又是一個典型的“塞翁失馬”例子嗎?


裂解之因二

第二個原因就是這位“訓”老師,他也就是華樂團裂解的幕後黑手。他在學生中的聲望本就不是很好。即使銅樂隊的許多學生也不服他。他野心很大,極攻心計。一直妄圖把所有樂隊控制在自己手中。然而手風琴隊他管不了,銅樂隊的基礎很穩固,也只能表面管管而已。華樂他一竅不通, 但是華樂隊比較新、比較弱, 隊中沒有比較有份量的學生,再加上內斗。因此他打算逼走校外的指導,解散這些不聽話的學生,再培養自己的親信以達到控制的目的。他輕易的讓我離開其實是他的如意算盤。

裂解之因三

第三個因素是權利之爭。有一批教師對校長之職有所圖謀。千方百計要取而代之。樂團是學校高度重視的團體,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經常受邀出席各種慶典演奏, 為學校爭得不少經費和形像分數。因此學校對樂團的設備撥款非常大方,可說是有求必應。因此這批人千方百計的設法扯樂團後腿, 他們認為只要樂團一倒, 校長也一定倒。因此掌樂團的老師都會有意無意間遭他們攻擊。嚴格一點說, 凡是做出好成績的老師都是他們要幹的對像。

我退出樂隊後“訓”老師企圖進入掌控。但結果無功收場。當年年底,華樂團團員畢業的畢業,退出的退出, 只剩下幾個初一新生。算是正式瓦解了。

待續..........

Related Posts:

  • 無良日前霹靂州前行政議員行動黨的倪可敏揭露,有慈善家欲捐款三千萬供半私立大學“拉曼大學金寶分院建學生宿舍。這位損献者多年前就向院方提出建議,但都被校方以各種理由拒絕。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事件已揭發數日, 但依然未見校方回應。而控制這間大學的國陣成員黨馬華公會會長被問起這件事時也一頭霧水, 摸不着邊。 昨日倪可敏繼續揭露;以該大學一萬名學生在外租房子, 每個月420令吉計,一年單只房租就高達5千200萬。一年五千四百萬馬幣, 那可是筆大生意了。據倪… Read More
  • 那討海的日子(1)那討海的日子[ 1 ] [ 2 ] [ 3 ]東海搏浪“討海”是漁民的話,即向大海討飯吃的意思。那一年,高中一輟學兩年後左右。在一個偶然的機會, 也可說半被騙半自願的被介紹到漁村﹣螃蟹島(Pulau Ketam)磨練,問始了大約兩年的海上生活。我在島工作了一年後。遇見了一位在吉隆坡認識的漁村朋友。他因失業而回到漁村,卻又因當地的拖網魚船過多,魚產日漸稀少。因此和一些漁民興起外移的念頭。就這樣我隨他們幾兄弟從螃蟹島到了豐盛港。豐盛港是位於柔佛州… Read More
  • 富不過三代 (2)富不過三代[ 1 ]  [ 2 ] 今天要說的另一個故事是關於我在 “經理, 我要上廁所!” 一文中所任職的公司, 以下就稱它為 RX公司。 RX公司的老闆是香港華人,公司主要業務是銷售日本某名牌電子電器生意。在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及印尼都有分公司。區域營運中心設在新加坡。在印尼有間工廠生產另一牌子的日本電器。在馬來西亞有南馬、中馬和北馬三間分行。當時我是在吉隆坡總行任職。 這間公司的主要負責人都是當年和老闆打天下的戰友,多是 … Read More
  • 富不過三代 (1) 富不過三代 [ 1 ]  [ 2 ] 人常說“創業容易守業難” ,又說 “富不過三代”, 道出了經營世間事業的艱辛。而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王安電腦 (Wang Computer) 王安電腦和蘋果電腦同是堀起於七十年代微處理機剛面市的時刻。如今王安電腦已淡出人們的記憶。而蘋果電腦也曾在九十年代一度深陷連年虧損, 瀕臨破產的危機。直至創辦人喬布斯(Steve Jobs)回鍋,推出許多創意的產品力挽狂瀾,才令蘋果… Read More
  • 經理,我要上厠所看了最近行動黨 (DAP) 開刀鍘了老將鄭文福的事, 不禁令我想起一件陳年往事。 當年大學畢業後在偶然的機會下進入了一間電子電器商當維修部主管。我是第一位大學資格的技術人員,公司所給的待偶也相當不錯。我的職務是管理一組維修技術員(約十位)。 那個時候正值微電腦及微處理機剛剛興起的年代。許多電器開始用微處器 (Micro processor) 來設計。尤其是商務電器如複印機、收銀機、電子打字機、計算器...等等。很多技術員都無法應付。當時該公司… Read More

0 评论 :

技術提供:Blogger.

陳年舊事

上個月的網頁瀏覽數次數

517

Recent Visitor

Visitor count

AD

笑话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