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

記的在修教育課程時最令我深刻難忘的兩課就是教學法中的“引起動機”及教育心理學中的“白老鼠試驗“。我今天要談的是“白老鼠試驗”。

教育 “心理學” 的教授告訴我們教育心理學中一個很有名的實驗。這個實驗是設計一個長籠子,在籠子的中間設一道柵門。在籠子兩邊分別放置食物及一隻飢餓的小白鼠。

實驗開始了。把中間的柵門打開,小白鼠見柵門打開,馬上向有食物那邊跑去。就在小白鼠將到籠子中部時,就把柵門關閉。小白鼠見無路可通又退回另一端。如此重覆數次之後,即使把柵門長久打開,小白鼠再也不去看那食物一眼了。

這個試驗的目的在於証明動物,包括人特別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兒童,面對挫折的能力是有極限的。提醒家長及老師不要給兒童太多的壓力和挫折感;例如責駡、欺騙等致其失去學習的興趣。

成人的抗壓能力比兒童高。然而當一個人不斷面對挫折時也會出現“哀莫大於心死”情緒。而當這種挫折嚴重影響了他的生活,讓他長期生活在痛苦中時就會有自殺的意念及行為。

一些衛道之士常喜痛斥一些自殺人的人。我說這些人只是在放馬後炮,一點心理學也不懂。一個人會有自殺意念及自殺的行為,都是經過長時間挫折累積而成。如果你真這麼好生,愛惜別人的生命。與其在人自殺後才來說三道四,倒不如去研究如何讓這個世界的人少受點挫折、少受點苦。去譴責、教訓、阻止那些喜歡給別人制造麻煩,為難別人的人。

打駡、苛責、為難、欺騙都是挫折的來源。當兒童遭遇太多的挫折時就會產生不愛學習,逃學,叛逆的行為。當人受欺騙太多時,即使最後你把金條恭敬的送到他面前時他也不會相信。甚至會懷疑你有甚麼陰謀。

欺騙所引起的挫折效應就是不信任。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或另一群人,進行了多次的欺騙後,結果當然不言而喻。

當一個政府對人民進行多次,甚至長期的欺騙,結果也必然會因人民的不信任而倒台。國陣政府當今所面對的最大危機是人民的信心危機。

Related Posts:

  • 夏蟲不可以語冰(5) 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莊子•秋水》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夏蟲指的是蟬這種昆蟲… Read More
  • 回魂記培我走過十年滄桑歲月的“艾木兄”,早已疲備不堪了。無奈另一左右手“孔方兄”不爭氣, 老是左支右絀,就是無法另請高明讓 “艾木兄”告老還鄉。 說實在的即有那一天我另請高明,也絕不會把它丟進垃圾堆裡去。理由很簡單。這個“艾木”老實可靠,不亂發脾氣, 不會動不動就吊起來賣,十分穩定。第二它曾伴我走過十年的滄桑歲月, 特別是那段落難的日子全靠它保持基本聯係及學習。 “艾木兄”何許人也?﹣它就是我的筆記本 iBook 是也。它實在很老了,幾年前就成了半… Read More
  • 自殺近日報章報導一小男生到中國求學,因不被所愛的女生接受而跳樓自殺。不出所料的,新聞一面世,一如既往很多人都對這個“死了”的人大事戈撻,不孝啦,愚蠢啦!臭罵一頓。 其實這些人都是放馬後炮的炮友。生命的價值在那裡?我為甚麼要活着?你問這些人我看一個也講不出。要不然就是十個有十個的答案。古往今來,也有很多人對生命的價值做出評述,但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來說。 司馬遷說:“死有重於泰山,輕於鴻毛”。所以不畏強權,不怕被砍頭而堅持完成了史記這部偉大的著作… Read More
  • 人無信不立 人無信不立 出處:(1)《論語》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子貢問怎樣治理政事。孔子說:“備足糧食,充實軍備,老百姓對政府就信任了。”子貢說:“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項,在這 三項之中去掉哪一項呢?” 孔子說:“去掉軍備。”子貢又問:“如果迫不得已還要去掉一項,在這兩項之中又去掉哪一項… Read More
  • 夏蟲不可以語冰(6) 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莊子•秋水》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夏蟲指的是蟬這種昆蟲… Read More

0 评论 :

技術提供:Blogger.

陳年舊事

上個月的網頁瀏覽數次數

Recent Visitor

Visitor count

AD

笑话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