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7日 星期四
-
12:40
-
master
-
陳年老酒
-
No comments
韓國騎馬舞近來風行全球,但對流行音樂我一向不以為然,也看不出騎馬舞有甚麼藝術味道。但因為流行具備人氣所以被政客們利用來搞政治宣傳。
財大氣粗的當朝國陣政府也想利用 “江南騎馬舞” 來造勢,重金請來了PSY,滿以為可以壯大聲勢拉擡人氣。結果碰了一鼻子灰,身為首相的納吉被群眾當面說 “NO!”(不支持國陣)。賠了夫人又折兵。
我說騎馬舞有甚麼好看,真正騎馬才真有趣。
大學三年級的暑假,我參加了台灣救國團的騎士營學騎馬。七天的課程,包括食宿及騎馬訓練才收馬幣30元,不管是以現在還是過去價格指數看都是超值的。課程地點在台中的后里馬場,那時還是國營的軍馬場。
到營地時已是傍晚時光,負責的軍官(教官) 為我們簡單的介紹了馬場的情況。介紹完我就問其中一位教官,馬場有多少馬匹,那知他把眼一瞪,瞪着我沒回行答。我頓時領悟這裡是軍馬場,數目是軍事機密;笑了笑也就沒再問了。
由於時日已久,很多細節都記不住了,但可以和大家分享騎馬的方法和技術。我分配到的是一匹十二歲的老馬,教官也沒有告訴我牠的名字,我就叫牠 “老油條”。馬是老一點,但老馬性情也比較馴。我叫牠“老油條”是因為牠平時看是馴和,可一下場比賽就要爭強好勝,瘋狂的跑了起來,只要教官不在牠就要超位,第一天下場跑就差點給牠嚇死。
騎馬的第一課就是要學會和馬打交道。
1:當你要接近陌生馬匹時,你必需從馬前面走向牠,而不是從後面。要不然給牠踏你一腿那後果不堪設想。
2:手中不能拿條子、棍子等物件,要不然牠會以為你要打牠,牠會先攻擊你。
3:接近牠後就開始和牠交朋友。先摸摸牠的面,再撫摸牠的鬃毛和牠說說話。最好能現場買點胡蘿蔔給牠吃。
4:你看照片,馬好像站着不動,事實上牠是動個不停。所以你站在馬匹身邊時千萬不要太接近。你要知道一匹馬的重量有多少,大型馬約1200公斤,小的也有200公斤。我這“老油條”少說也有450公斤。一不小心給牠任何一條腿踩到後果可想而知。
和馬熟悉後就可以騎牠了。上了馬背也有必需注意的地方。
1 騎馬不像坐車,馬匹走起來馬背是成波浪型起伏的,所以騎士的雙腿及屁股必須隨馬背起伏調整。要不然大腿兩側、屁股,準皮破血流,第二天再上馬就辛苦了。
2 馬匹也有鬧脾氣的時候,萬一馬匹不受控制瘋跑起來,騎士特別是新手就會容易被摔下馬,後果同樣不堪設想。因此萬一遇到這種情形,那就要用雙手抱着馬頸,當馬頸被摳着時馬匹就不能快跑而會慢下來,即使萬一人已被拋離馬背,也能從馬頸吊着安全着地。
人說行船走馬三分險。我不會游泳卻曾經在馬六甲海峽、印度洋及南中國海捕漁。還有幾次掉落海裡也大難不死,你說我是不是在玩命?那是在上大學前。騎馬下海我都經歷過了。人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走着瞧吧。
Related Posts:
一幅窗簾深深的打動了她那天她和幾位同學回校,一見到我就抱着我痛哭了起來。聲聲說對不起,她真的不想離開。我拍拍她的肩說: “別哭沒事,我沒怪妳。” 想不到一幅小小的窗簾,竟然深深的綁住了一個小姑娘的心。 十幾年前,我到中國去見學生家長,第一個晚上招待我的就是這個女學生的家長。她家在青島開海鮮舘,裡面有幾十間以世界有名城市命名的貴賓房。她爸爸一見面就說, “我女兒說你這個院長真好,竟然親自幫她們掛窗簾。” 我聽了真傻了,也不知怎麼回答,只有傻笑回答… Read More
抉擇(2) 抉擇 [ 1 ] [ 2 ] 其實在上篇抉擇(1),算起來並非第一次我所面對艱難抉擇。第一次面對艱難的抉擇應該是在吧生求學之時。 當年輟學了6,7年,在一個偶然的剌激之下(見口舌的威力),我決心放下工作回校繼續未完成的高中課程,因我我想我必需學習更多知識才能擺脫困苦的生活。 幾經折騰,我終於在吧生找到一間肯收留我的學校。我當時並未多想,也並不在意學校的素質。心中單想只要完成高中即能取得基本入在學資格,目標放在海外升學。因為我根本沒有也… Read More
車禍 人生苦短,生命無常。這是佛學的基本理論。你接受了這樣的觀念才能進入佛學中探討佛法。佛學中的各種經典,八萬四千法門(即各種各樣的方法)。無非是為解決生命的無奈。 很多很多年前我在某學院開電腦課的第二年。某一天幾個學生前來問問題,其中有一位就說:"老師,不知為甚麼我見到你就發抖。” 我聽了也覺得莫名其妙,也沒答他。其實我和小孩的緣份很好。有種天然的磁力。我教中學時,上課雖然很嚴肅。但一下了課一個兩都個纏着我聊天,或要我倍受他們打球。甚至勾肩搭… Read More
叫老師太沉重(3) 叫老師太沉重[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韓愈,師說》 人的知識,學問從師來。歷史上也… Read More
那曾經的黑膠年代這幾張是我還收藏着的黑膠唱片的一部份。黑膠唱片盛行於上個世紀,一直到1984年CD面市後才被逐漸淘汰。然而黑膠唱片依然是很多音響發燒友所懷念的。這是因為黑膠唱片的記錄及再呈現方式是類比 (Analog)方式,空泛感和現場感是現代數碼 (Digital) CD 音樂所難以表達的。 這些都是33 1/3 轉的 12吋 LP 黑膠唱片 我擁有黑膠唱片一方面是對音樂的喜好,一方面是在學習電子技術的過程中因需要而採䐟的。 當年高中一輟… Read More
訂閱:
張貼留言
(
Atom
)
0 评论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