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這幾張是我還收藏着的黑膠唱片的一部份。黑膠唱片盛行於上個世紀,一直到1984年CD面市後才被逐漸淘汰。然而黑膠唱片依然是很多音響發燒友所懷念的。這是因為黑膠唱片的記錄及再呈現方式是類比 (Analog)方式,空泛感和現場感是現代數碼 (Digital) CD 音樂所難以表達的。

這些都是33 1/3 轉的 12吋 LP 黑膠唱片


我擁有黑膠唱片一方面是對音樂的喜好,一方面是在學習電子技術的過程中因需要而採䐟的。

當年高中一輟學出來打拼,同住的室友中有兩位台灣技訓班學習回馬的朋友。他們是學無線電技術的。那年代電子並不比今天發達,產品主要的是收音機及電視機。他們學的就是修理收音機及電視機的技術。看到他們動手做感覺很好,於是就要求向他們學習。所幸這兩位老師很隨和就答應了,也不收學費。

開始就是從學看電路圖,電子零件如電阻、電容器的分辨。也沒什麼特別的理論。然後到半山巴巴剎路的電子街買零件,買工具,接著就按圖銲接。

記得第一個作品就是單管的超外差收音機。當時的半導體還不流行,都是用高電壓的真空管。常常不小心就被電個半死。

收音機做成了,但沒有音頻放大器(Amplifier),要用耳機才聽的到。所以接下來就要學做音頻放大器。也是用真空管。做完初級放大器,還要做後級放大器也叫功率放大器。在學習裝配放大器時所花的錢和時間是最多的。銲接技術要求也很高。靈件佈置不好接線過長都會引起問題。
這是真空管放大器的典型裝置,那三個黑色的東西分別為左、右聲道的輸
出變壓器。一個為電源變壓器。

比如在初級放大器(Pre Amp.) 部分會容易引起噪音(雜音 noise)、humming。或正回饋 (Positive feedback) 引起的嘯叫聲。在後級放大方面一不小心如忘了接喇叭就會燒掉變壓器或燒掉喇叭。

這是真空管機的內部接線,每個電子零件的連接都是人手銲接。

半年後因為換工作就和這兩位師父分開了。但我並沒有放棄,反而越玩越有興趣。沒人教就只好買書買雜誌看。當時最有名的一本是香港出版的“無線電雜誌”。

會裝放大器了,接下來就追求品質,音質。於是什麼OTL (output Tramsformer Less), OCL (Output Capacior Less) 都玩了。還有喇叭的要求,喇叭箱的要求等等。所花的錢和時間真不是大家所能想像的。

就如喇叭來說吧, 當時一對60W的日本喇叭就要RM120馬幣,在試驗時一不小心接錯線,只聽它慘叫一聲就完了。在裝配OCL、OTL機時損失最慘重。

裝好了 Amplifier 就必須試音,唱盤-Turntable 是必備,開始向人借,後來存了點錢才勉強買了個因運輸過程被壓壞邊的原品 TECHNICS 唱盤。還有唱片等等。你看看照片上的唱片都是真品,“藝聲” 唱片是當年在香港最有名的唱片公司。還當時音響產品的權威美國RCA公司。

我買的那個轉盤 (黑膠唱片唱機) 是最便宜的那種,沒有㡳座,底座自己用三夾板制造。


這些都是33 1/3 轉的 12吋 LP 黑膠唱片,那片 “黃河鋼琴協奏曲” 是美國RCA的產品。
RCA 是當時首屈一指的音響產品生產商。

以當時當學徒每月四十五元的工資說什麽也不夠用。於是只好改行去做建築工人,日薪五元。有加班時就多一點。但下雨天就沒工開,所以一個月再勤勞也只能開個 26,7天的工。除了流汗還要流血,工地常常佈滿廢鐵釘,一個不小心就會踩到就要去打針防破傷風。收入雖然高了,但也要很省才夠錢買零件。除了雜誌。書本則能省則,不是重要的都不買站在書店看,然後抄記下或抄下。

我窮、命苦,只有爭扎着前進。我的電子知識就是用汗水及腳㡳的鐵釘洞換來的。

就這樣從真空管機、黑膠唱片一直玩到半導體電子電路、集成電路、數碼電路。直到進入大學後就沒有玩音響了,而是以數位電路為主如數位儀器,微電腦及編程等。

說實在很多玩過音響的人都會懷念真空管機及黑膠年代。管機所產生的低音那是半導體機所難以比擬的。高音的表現更是連拉小提琴的手指在動都感覺的出來。更重要的是黑膠的高傳真度是否數碼音樂所難匹比的。


Related Posts:

  • 口舌的威力(1)口舌的威力(1)口舌的威力(2) 口舌的威力(3)口舌如劍,這是比喻言語的殺傷力好像刀劍一般。而我認為以威力來說比較好。不當的語言固然帶來的傷害, 輕則帶來身心、名譽的損害。重則掀起戰爭。然而有時不當的語言也會帶來意外的好事。而如果恰當,適時的語言更會有起死回生,化腐朽為神奇的功效。話說當年唸到高中一。由於不堪父親的“折磨”。決定自食其力, 輟學出來工作。只有高一的學歷, 能作甚麼。只能作一些勞力的工作。先後當過印刷學徒、種菜、捕魚及建築工。… Read More
  • 塞翁失馬(完結篇)完結篇塞翁失馬(上) 塞翁失馬(中) 塞翁失馬(下)我離開樂團後就再也不知他們活動的情形。而我想“訓老師”也許沒想到結局是如此。不論華樂、銅樂、還是手風琴隊,學校可是投下不少資源。樂隊除了每年有固定的預算外, 遇有特別需要還可向董事募捐。華樂團的瓦解肯定給校長帶來一定的壓力。瓦解前的華樂團合照,女生制服和男生大致一樣臨危受命高三那年年底。“訓”老師託另一位和我同住的老師來傳話,問我能不能回學校教華樂。當時我剛畢業, 大學還在申請中, 最快也… Read More
  • 塞翁失馬(上)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塞翁失馬(中) 塞翁失馬(下) 塞翁失馬(完)塞翁失馬這個故事, 我相信有唸過華文小學的人應該都耳熟能詳。這個故事的偶意就是要人們理解,不論順境, 逆境都是暫時的現像。套一句佛家的話就是因緣際會, 業報現前。山窮水盡疑無路,枊暗花明又一村。逆境中暗藏生機, 只要不存執着。終有重見光明之時。而在順景中也不必沾沾自, 目空一切。那一天運盡時也會從七重天掉入十八層地獄。最近在“華壇”鬧的沸沸揚揚,最終演變成打人的不幸事件。其實起因也… Read More
  • 塞翁失馬(下)物腐蟲生塞翁失馬(上) 塞翁失馬(中) 塞翁失馬(完)““物腐蟲生”這句成語出自宋朝,蘇軾(東坡)《範增論》:“物必先腐也, 而後蟲生之。” 範增是秦未時的抗秦英雄。史上有名的鴻門宴就是出自他手。楚霸王項羽本來有機會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然而優柔寡斷的項羽卻讓劉邦逃跑了。而劉邦逃脫後, 知道範增的厲害。就一方面造謠中傷範增, 另一方面挑撥離間項羽和範增的感情。項羽有勇無謀, 結果中計而疏遠範增, 最終為劉邦所滅。範增的謀略和項羽的勇武本是最佳的搭… Read More
  • 塞翁失馬(中)叫老師,太沉重。塞翁失馬(上) 塞翁失馬(下) 塞翁失馬(完)某學院事件鬧到打人後。該學院的一位已辭職的女老師, 立刻為那打人的前畢業生發佈了一封“柔情萬種”,感人肺腑的文告。文告中最感人的一句是...“請給孩子一個喘息的空間”。女性天生母愛之本能表露無餘。看來那廿來歲的“小男孩”打人時是用盡了吃奶之力,除了打到人家鼻樑暴裂入院數天外, 自己也內傷了,要不然為何還要“喘息”。小學老師說過故事:『...有個江洋大盗,打家刧舍無惡不作。有一天他惡… Read More

0 评论 :

技術提供:Blogger.

陳年舊事

上個月的網頁瀏覽數次數

427

Recent Visitor

Visitor count

AD

笑话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