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4日 星期三

佛門怪事(2)-禪•慘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禪宗是中國佛教(含台、港、新、馬等地的大乘佛教)的一大宗派。因此佛教界很喜歡稱一些大和尚為禪師。似乎被為禪師就是修為很高的意思。談禪、說禪、參禪一度風靡中國佛教界。

禪之緣起

有一天釋迦佛在靈山說法,他突然隨手拿起一枝花向着大眾,座中眾弟子皆不知其意, 只有大迦葉意會微笑。

於是佛陀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與摩訶迦葉”

這就是佛學史上有名的“拈花微笑”。禪宗即由此開始。而大迦葉也被奉為禪宗初祖,在印度傳至第廿八代的菩提達摩祖師。才由達摩祖師東渡傳至中國。是為中國禪宗初祖。時值南北朝。達摩祖師東渡后一直找不到適合的傳人於是便到少林寺挂單, 在山洞中面壁九年。後傳二祖慧可(公元487年——593年)、三祖僧璨(公元?——606年)、四祖道信(公元580年——615年)、五祖弘忍(公元602年——675年)、六祖惠能(公元638年——713年)。

達摩祖師的神異事蹟這裡就不多談了。他不止把禪宗帶到中國, 對中國的佛教和文化產生巨大的影嚮。 而且豎立了一套修行的方法。可惜後人跟隨者少。這裡也不多談, 留待養生之道(7)再談吧。很多出家人不是盲修瞎練, 就是一頭栽進文字堆裡打滾。要不然就搞社會救濟。結果搞得滿身是病,開胸破腹,真不知出家所為何事!

禪宗之所以受到很多佛徒的追捧原因很多。最大的原因是可以快速成就, 當下開悟,叫着“頓悟”。不必像佛經所說的要經歷三大阿僧衹劫才能佛。尤其現在的人急功好利, 急於成就。要叫他修這麼長時間, 很多人肯定拔腿就跑。你說有方法可以一生成就, 馬上開悟的,那有不飛着來的。


開悟與成佛

其實開悟了並不表示你已成佛。打個比方開悟了有如大學畢業,然後才能修碩士(菩薩行)再下去修博士取得博士學位(成佛)。開悟是修行第一關,功能以現代語言來說就是腦功能完全開發。不再受生死輪迴的束縳, 可以長生不老, 也可天上地下, 穿梭宇宙,無處不自在。要成佛他還要以他開悟了的能力回過頭來幫助其他尚未成功的人﹣也就是行菩薩道。在“妙法蓮華經,化城品”中講得很清楚。

有需求自然有市場,因此甚麼參話頭、研公案、打禪七統統出籠。然而結果這些修禪人中能開悟得益者直如鳯毛驎角,而參出神經病的到倒是大有人在。真慘。

那麼這不就說修禪一無是處了嗎?那當然不是, 事實上在中國禪門中開悟的修行人很多。只是很多人不知禪宗開悟的原理,瞎搞一通。下面說一個故事你就會明白“頓悟”的原理了。


兩個半餅的故事

從前有個呆子要出遠門辦事,太太就為他準備了一包餅(大餅)給他路上充飢。這個人上路後走了一陣子覺得肚子餓了, 於是就取出一個餅來吃。結果連吃兩還不飽, 於是取出第三個來吃。第三個餅吃到一半時他飽了。這時他拍了自己的頭一下說:『真笨, 剛才拿這個餅來吃不就好了嗎?半個就飽了, 省掉兩個餅』。他實在是笨, 如果他前面沒有吃下兩個餅, 吃這半個餅就會飽嗎?

禪宗只適合一些資質很高的修行人。這些人已經多生多世修習,在某個時機成熟時給予一種外來的刺激使其豁然開悟。就好像兩隻狗在打架打的不可開交時,旁人提起一桶水澆下去, 讓狗兒突然冷靜下來而停止打架一樣。

從上面的例子再一次說明佛法是因材施教的, 你不是那種料子就無法從那種方法受益, 絲毫勉強不來。佛法並無高低, 只是人的資質有優劣。達摩祖師面壁九年不說一語只為等待能受法的人。還有達摩祖師在把“衣鉢”傳給二祖慧可時已交待再傳五代就不可再傳。因為下去已沒有堪受法脈之人。因此禪宗在中國傳至六祖慧能大師時已是最後一代,以後就再沒衣鉢傳承這回事。

然而很多人卻不肯承認事實, 硬說禪宗開枝散葉了, 經過這麼年的經驗, 很多人都能懂參禪了。其實有研究的人都知道在唐、宋以後就很少有修行成就的人。現在的人更加沒有那種資地去修禪,你硬要去修下場只有一個字﹣慘。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Related Posts:

  • 佛門怪事(8)﹣大師兄 佛門怪事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那年離開RX公司後就到霹靂州北部一個著名旅遊勝地的小山城賣電腦。在這裡我開始接觸到密宗。雖是小小山城卻有一間相當大的佛教會。但和很多華人組織一樣明爭暗鬥,派別林立。其中有一批人是搞密宗的(我說搞,是這些人根本不懂佛理亂搞一通)。 這批人大多只有小學程度, 最多只有中學程度,都是從事工廠工及勞… Read More
  • 佛門怪事(4) 一失足成千古恨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在佛門怪事(3)中提到的曼谷佛寺還有一個令人噓唏的故事。老主持這裡且稱他為“老和尚”,在曼谷曾經名噪一時, 信徒遍佈星、馬、泰三國。在寺的附近還建有招待遠地香客、貴賓的招待所。香火盛況由此可見。 在泰國一個出家要人頭地, 信眾多, 必定要有些看家本領。因為泰… Read More
  • 佛門怪事(5)﹣尼姑殺尼姑 佛門怪事(5) 尼姑殺尼姑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殺生是佛敎首重的戒律。釋迦佛在覺悟之初即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佛性, 只因痴迷執着而不能證得』。每一個生命不論其外形如何,都是因“業”而不斷生死輪迴。在仙(天人)、修羅(嫉妒之神)、人、鬼、畜牲(動物)、地獄等環境中轉變。其中只有“人”比… Read More
  • 佛門怪事(7)-苦行消業 苦行消業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苦行,不苦行? 人們常常會在報章上看到有關印度人修練的新聞。比如把自己埋在地下, 不吃不喝若干天而不死。修苦行, 折磨自己的身體,還有許多普通人所不能理解的行為。都是印度人傳承了數千年的修行方法。而這些修行方法都記載在一部叫“吠陀經”又稱奧義經的經書上。現代流行的 Yoga 運動, … Read More
  • 哎喲,喂!別害出家人了今天一早,朋友來電告訴我在報章看到某首又要推薦一位出家人受封。我己經很長時間沒看報了。聽到了這消息想去找來看看,報紙卻不知給甚麼人收了起來。算了吧,是真也好,傳聞也好。我這裡要奉勸大家一句話。 “寧動千江水莫動道人心”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使到一個修道的人動搖了修行的念頭,或干擾了他的修行。那是很罪過的。一個出家人,和尚也好,尼姑道士也好,出家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尋找了脫生死淪回之道。入門的功夫就是修靜,定。而且要下很大的決心和時間才能有成的。 … Read More

0 评论 :

技術提供:Blogger.

陳年舊事

上個月的網頁瀏覽數次數

Recent Visitor

Visitor count

AD

笑话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