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

一將功成萬骨枯
[ 1 ]  [ 2 [ 3 ]

澤國江山入戰圖,
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
                                                         一將功成萬骨枯。《唐•曹松》

兵罷淮邊客路通,
亂鴉來去噪寒空。
可憐白骨攢孤冢,
                      盡為將軍覓戰功。《唐•張蟲賓•吊萬人冢》


第一首詩是寫唐明皇安祿山造反之亂﹣史稱安史之亂,後一首寫唐朝末年梁王朱温篡位時的戰亂。皆述戰爭之可怕。兩詩中最後的一句“一將功成萬骨枯”,  及 “盡為將軍覓戰功” 更是發人深省。除了警惕世人戰爭之可怕外, 也警愓那些領導者,不要以為勝利及成就都是自己的功勞。

領戰的將才固然重要, 但若沒有勇敢士兵的支持和奮戰,戰勝的機會恐怕也不大。所以歷史上成功的名將無不是嘗罰分明,充份照顧部下的。就以唐朝開國元勛陳國公候君集來說吧。

候君集讀書不多但聰穎過人。對部下管束嚴格, 也照顧週到。 古時當兵那有現代這樣的福利待遇,戰死了就地挖個坑埋了就是,政府更不會賠償、照顧戰士的家眷。


唐朝開國之初的經濟薄弱, 更無法給于戰士好的待遇。但是候君集卻自己一力承擔對戰亡戰士家眷的照顧。照顧遺孤的生活,還請老師教導他們的孩子。因此他能建立起一支無堅不摧的軍隊。

唐朝初期的兩大外患, 吐谷渾及高昌王國就是靠他這支軍隊平定的。尤其是對高昌一役更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高昌距離唐朝首都四千餘里,位於絲綢之路的要道。本是朝貢之國, 後來見山高皇帝遠, 看死唐太宗奈何不了他,不只不再朝貢還聯合少數的突厥人攻打唐朝邊城,扣押經過絲路的商人, 致使唐太宗出兵討伐。但高昌一來距長安遙遠,又位於人煙稀少的大漠深處,糧草供應已是一大問題,朝中大臣多不讚成。最後還是由候君集一力承擔。

候君集的大軍強行七千里,穿越兩千餘里的大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兵臨高昌城下, 把高昌王活活嚇死。輕易就滅了高昌王國。


[ 1 ]  [ 2 [ 3 ]

0 评论 :

技術提供:Blogger.

陳年舊事

上個月的網頁瀏覽數次數

Recent Visitor

Visitor count

AD

笑话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