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5日 星期三

一將功成萬骨枯
[ 1 ]  [ 2 ]  [ 3 ]


隋、唐史是一部推翻暴政建立新政的革命歷史樣板。史上有許多推翻暴政的革命事件,但像李世明這樣, 在推翻舊政權後,能迅速安邦定國;施史稱“貞觀之治”的良政,使國家的政、經、文、教迅速興盛,,打通絲綢之路,拓展國際貿易,使國家聲名遠播, 萬邦來朝的功績者實在不多。

常言道:“天時、地利、人和” 乃世事成、敗的要素。李世明的成功部份得益於隋文帝所建立的基礎。 隋朝是短命的朝代, 前後只有兩任君主。隋文帝是個明君,他在位年代,國家的蓄備已達到50年之巨。然而到他兒子隋煬帝時就因好大喜功而迅速敗散。

由於隋朝兩代間隔很短,施政反差太過強烈。所以李世明的父親能很快的聚集起許多前朝優秀的人才,迅速推翻及平定各地的反叛勢力。李世明在接手江山之後,得益於這些忠心又優秀的文才、武將。對內做到夜不閉戶。對外平定外侵,開疆擴土,唐朝勢力一度擴展至今日蘇俄的貝加爾湖。今日朝鮮半島也是當年唐朝的疆土。

當然李世明的個人特質也不能忽略。除了才智過人,能納諫是他的另一個優點。唐朝名臣魏徵就是李世明最敬畏的臣子。有些政治人物一上位就不可一世,聽不進旁人一言半語,甚至演變成順我者倡, 逆我者亡。當人們知道領袖不納忠言後必然都會離開,只留下進讒言的小人,最後亡己, 亡黨, 甚至亡國。馬哈廸和巫統就是一個現代典型的例子。

魏徵死後唐太宗對魏徵的悼詞成了千古名句。唐太宗曰: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善待部下,賞罰分明,這是所有領袖必備的風範;不管是政治領袖或是企業家。這世上能同甘的人很多, 能共苦的人也不少,唯觸能同甘共苦的卻少之又少。唐太宗對出生入死的伙伴除了論功行賞外,貞觀十七年唐太宗以:“為人君者,驅駕英材,推心待士”,命名畫家閻立本為24位建國功臣劃像並供俸於凌煙閣內,以資懷念。唐太宗則常常到凌煙閣對着這些畫像, 回憶、懷念當年共事的情景。


唐朝24位開國功臣

(1) 長孫無忌(文) (2) 李孝恭 (3) 杜如晦 (文) (4) 魏徵(文) (5) 公房玄齡 (文) (6) 高土廉 (文) (7) 尉遲敬德 (8) 李靖 (9) 蕭瑀 (10) 段志玄 (11) 劉弘基 (12) 屈突通 (13) 殷開山 (14) 柴紹 (15) 長孫順德 () (16) 張亮(文) (17) 侯君集 (18) 張公瑾 (19) 程知節[程咬金] (20) 虞世南 (文) (21) 劉政會 (22) 唐儉 (文) (23) 李績 (24) 秦叔寶




[ 1 ]  [ 2 ]  [ 3 ]

Related Posts:

  • 瘦田沒人耕,耕開有人爭(4)[ 1 ] [ 2 ] [ 3 ] [ 4 ] “瘦田沒人耕,耕開有人爭”。是一種非常嚴重的損人利己行為。但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在貪慾的驅使下,總是有人不顧後果、前仆後繼的勇往直前。 前幾天,纒鬥了年餘的美國蘋果電腦公司 (Apple Inc.) 和韓國三星 (Samsung)公司之間的訴訟終於有了階段性的結果;9位陪審員一致裁定三星侵犯了蘋果六項專利,必需賠償蘋果10億美元。 當法庭作出宣判後,雖然三星表示要上訴,這筆10億罰款也沒馬上到… Read More
  • 瘦田沒人耕,耕開有人爭 (1)[ 1 ] [ 2 ] [ 3 ]  [ 4 ] “瘦田沒人耕,耕開有人爭”。一般人做事總愛從容易的入手本無可厚非。但是檢人便宜,偷人家的設計,模仿人家的創作還要踩上人一腳,那就是不道德,賤格。這種偷竊別人辛勞成果的行為不止對開荒者不公平,對一個國家而言更是禍害無窮,人人都愛檢便宜, 要賺 easy money 還有誰會去搞創作、創新。 然而貪婪是人的本性,盡管 “瘦田沒人耕,耕開有人爭” 是一種普世所不認同的行為,很多國家… Read More
  • 瘦田沒人耕,耕開有人爭(3)[ 1 ] [ 2 ] [ 3 ]  [ 4 ] 308政治海嘯之前,除了公正黨少數領袖看到了徵兆外,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看到政治轉變的前兆。而行動黨這個老牌國會反對黨更從未有任何執政的準備。 2008年3月8日全國大選前,反對黨人幾乎看不到政治改變的希望。很多人都不願出來參選。但為了以一對一全面攻打、牽制國陣, 只好讓一些不理想的選手出征,這也是後來出現許多經不住誘惑而變節議員的原因。結果308大選反對黨的成績証明這一策略是成功的。 … Read More
  • 瘦田沒人耕,耕開有人爭 (2)[ 1 ] [ 2 ] [ 3 ] [ 4 ]   “瘦田沒人耕,耕開有人爭” 這是句古久的話。現在的人更狼胎,不用看你 “把瘦田開發出來”,只要被他知道有個方法就搶先幹掉了。 好多好多年前;我為了搞公司注冊而結認了一些人。從他們當中聽到了不少故事。 有一位馬來朋友告訴我,某部門所推行的某個計劃其實是他呈上去的,但最後卻給該部門自己推行了。 還有一位小銀行經理告訴我,當時的某一位高官,地位非常高的高官。有權審批各種發展… Read More
  • 垓下酣戰 “垓下酣戰”是著名琵琶曲“霸王御甲”中的一段。“霸王御甲”和“十面埋伏”同為描述秦未漢初劉邦和項羽逐鹿中原之戰。不同的是“十面埋伏”描述劉邦戰勝項羽的景況。而“霸王御甲”是描述項羽戰敗的情景。 “霸王御甲”全曲十六段(一)營鼓 (二)開帳 (三)點將一 (四)整隊 (五)點將二 (六)出陣一 (七)出陣二 (八)接戰 (九)垓下酣戰 (十)楚歌 (十一)別姬 (十二)鼓角甲聲 (十三)出圍 (十四)追兵 (十五)逐騎 (十六)眾軍歸里。 … Read More

0 评论 :

技術提供:Blogger.

陳年舊事

上個月的網頁瀏覽數次數

Recent Visitor

Visitor count

AD

笑话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