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幫朋友處理一些電腦上的問題時,想起了一段在山城賣電腦的往事。
80年代初,在佛友的介紹下,到霹靂州北部一個小山城的電腦公司當經理。名是當經理實是一腳踏。這個山城也是聞名的旅游景點,風景優美,氣候涼爽非常適合居住。只是這裡的人給我的感覺卻是很小氣。不像在漁村裡的人開朗、豪放。
我的老板是一群當地仕紳, 有做小生意的,也有撈偏門的。從台灣引進一些仿制的蘋果電腦,然後批發給當地的零售商。那個年代雖是個人電腦在全界熱騰的年代。但是那時的電腦和今天大家所用的實在是天差地別。不止速度慢(8Mhz),內存(64~256KB)少,也沒有現在這麼方便的"Widow"及滑鼠的操作系統。應用軟件也就是文書處理、電子試算表及只適合美國的會計軟件等。要訓練一個員工操作一台腦要花費很大的功夫及很長的時間。用的人很辛苦, 賣的人更辛苦。
在那個年代,在這個人口少, 普遍教育程度不高的小山城賣電腦你可想想那是多麼困難的事。
有個分銷商腦筋靈活, 除了店面零售也開設電腦班。向我公司買了十幾台仿造“青蘋果”(Apple II)。就開起班來了。但是事與願違,還是很難把電腦銷售出去。因此積欠了我司不少錢。
雖然如此, 我還是常常上他店給他技術上的幫助,還免費幫他解決一些不是由我司代理的電腦問題。可是人心隔肚皮,他為了賴賬。竟然起了歹心。
有一天他打電話給我說他教學用的電腦全壞了,意思中帶有 “電腦品質不好” 的味道。於是我就趕去他的公司,和老闆及他的合伙人一起到電腦室檢查。檢查之下, 發現電源開關給人調到110V的位置去。而馬來西亞的電源電壓是220~240V, 50Hz。比設定的高了一倍不燒壞電腦才有鬼。
這種電腦是台灣製照的, 台灣使用的是 110V 60Hz 電源電壓, 但為了出口便利在電源供應器上設有𨍭換開關。電腦在本地售出前都會先檢查電源開關處於適合本地電源的位置。並測試能操作後才出貨。他們已使用電腦一段時間,說明當時的情況是事後人為把電源開關調整過。
於是把檢查結果和他們說清楚了,我說因為人為的破壞,保用也終止了。他們無言以對,只得低聲下氣問我有沒的修,我說試試吧, 於是把所有電腦拉回公司。
檢查之下, 發現只是電源供應器中交流電變直流電的整流器損壞了。更換整流器後便可以操作。於是我向他們收取每台RM50-元修理費,而且要CASH的。同時把110V的電源封了,避免再次發生同樣的問。我想如果我心腸夠壞的話, 就接個高電壓把CPU也燒掉,讓他把電腦全換掉,我的業績也增加了。要不然換多些零件, 拖他一些時間, 讓他多損失點。
眼見這招失敗了。又還不起欠賬。他又使一招,向我老闆投訴, 說我修壞他的電腦。哇噻!我幫他免費修電腦, 給他技術支援, 現在變成修壞他的電腦。我真的無話可說了。所以從今以後如果不是很熟的朋友, 我絕不會替他修電腦。有錢給也不要。
其實我當年碰到的問題, 在業界很多人都碰到過。但生意又不得不做。因此都在售賣合約中放入密密麻麻的種種限制。現在人的生活越來越難。這都是一群貪婪,愚蠢的人渣造成的。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
10:31
-
master
-
陳年老酒
-
No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無良日前霹靂州前行政議員行動黨的倪可敏揭露,有慈善家欲捐款三千萬供半私立大學“拉曼大學金寶分院建學生宿舍。這位損献者多年前就向院方提出建議,但都被校方以各種理由拒絕。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事件已揭發數日, 但依然未見校方回應。而控制這間大學的國陣成員黨馬華公會會長被問起這件事時也一頭霧水, 摸不着邊。 昨日倪可敏繼續揭露;以該大學一萬名學生在外租房子, 每個月420令吉計,一年單只房租就高達5千200萬。一年五千四百萬馬幣, 那可是筆大生意了。據倪… Read More
偷雞不着失把米最近幫朋友處理一些電腦上的問題時,想起了一段在山城賣電腦的往事。 80年代初,在佛友的介紹下,到霹靂州北部一個小山城的電腦公司當經理。名是當經理實是一腳踏。這個山城也是聞名的旅游景點,風景優美,氣候涼爽非常適合居住。只是這裡的人給我的感覺卻是很小氣。不像在漁村裡的人開朗、豪放。 我的老板是一群當地仕紳, 有做小生意的,也有撈偏門的。從台灣引進一些仿制的蘋果電腦,然後批發給當地的零售商。那個年代雖是個人電腦在全界熱騰的年代。但是那時的電腦和今天… Read More
富不過三代 (1) 富不過三代 [ 1 ] [ 2 ] 人常說“創業容易守業難” ,又說 “富不過三代”, 道出了經營世間事業的艱辛。而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王安電腦 (Wang Computer) 王安電腦和蘋果電腦同是堀起於七十年代微處理機剛面市的時刻。如今王安電腦已淡出人們的記憶。而蘋果電腦也曾在九十年代一度深陷連年虧損, 瀕臨破產的危機。直至創辦人喬布斯(Steve Jobs)回鍋,推出許多創意的產品力挽狂瀾,才令蘋果… Read More
摺紙飛機的年代 上面這段新聞令我回想起在台北留學時的一些往事。那時的台灣還處於軍管時期, 還未開放。從中學至大專院校都有軍官住守(小學有沒有就不得而知)。反大陸、反中共的大牌匾都可以在校園、主要的街道及路口見到。共產共妻,反攻大陸, 各種反共口號是電台、電視台每天必播的。 在大學裡“軍訓課”是沒有學分的必修課。除此以外, 還必需進軍營參加實彈的軍事訓練。馬來西亞僑生因政府反對,只參加縮減了的, 比較不嚴格的課程。沒有沖鋒上陣的實彈練習,但每個人還是打… Read More
槓上了教官教官就是派駐學校的軍官。基本上是管學生的紀律、教軍事課程及學校的保安。 軍訓課是台灣學生必修的課程。大學生還必需參加一次暑期實戰集訓,也是沒學分的必修課。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參加的時間。但大學只有四個學年,第四年是畢業年也是離開校園的時候了, 因此實際上只有大一至大三, 三個暑假可選。 台灣大學年開學都在八、九月,第一年的暑假就在半年後,初到台灣很多方面都非常不習慣, 功課也重。因此我一開始就計劃好在大二暑假才入營。 大學的校園很大, 所有校務… Read More
訂閱:
張貼留言
(
Atom
)
0 评论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