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


叫老師太沉重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韓愈,師說》

人的知識,學問從師來。歷史上也有些人是靠自己苦修而成就的,比如華羅庚只上完了初中,但靠自修而成為了聞名國際的數學家。王雲五念完五年私塾教育就去當學徒,靠半工讀成就,官至台灣行政院副院長。然而自學成功是非常艱辛的。而且必須有非常的智慧及毅力。

無師自通的學習過程的確是比有老師、高人指點辛苦許多。我本身是過來人,感觸良多。我可以說是命乖運蹇,父母都是文盲。因家窮,兄姐也沒受過甚麼教育,只有小學到初中程度。我自己高中一時還因為父親的關係而停學了七年。中學換了三間才完成學業。

我的興趣是多方面,喜歡音樂但父母親不鼓勵,二胡、笛子等樂器不知被打爛了多少。更沒可能供我去上課學習。後來迷上電子,父母雖不反對。但那時只是跟隨兩位從台灣技職班回來的朋友學點銲接電路的工夫,到後來學會看電路圖,會檢修,東西就學完了。剩下的只有自己買書,買雜誌看然後買零件自己裝配。不小心燒掉的揚聲器和電子元件也不知多少。打工的錢跟本不夠用。沒有學歷跟本不敢想找一份高薪工作。為了找多點錢買零件做實驗只好去做比較危險和辛勞的建築工。另外還要省吃檢用的存錢。

有了錢可以買零件,但有問題卻沒人可問。只好到書局去找,但不可能把每本書都買回來,也沒錢買,只好站着看,看到重要的,看看店員不注意就抄了下來。

但可惜我生性愚鈍,縱使花上許多精力,始終學藝不精。

靠自學也有好處,那就是有自己特殊的心得和見地。很多經驗和技巧都是書本上、課堂上學不到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提升觀察力,找問題,排查疑難的能力。

我的一生中可以說沒有遇到過真正在學術上幫助我的老師。反而前程就差點被我的老師毀掉了(見塞翁失馬口舌的威力等文)。

雖然如此也還是遇到幾位真正的好老師。但這些老師都和我的學科沾不上關係。

那年闊別了校園7年,為了圓升學夢,只好再次回去完成高中課程。由於原校是我傷心之地,不想回去了。幾經折騰才在吧生找到了間獨中。就是在這裡遇到了陳金沙老師。提到陳老師,在馬來西亞藝術界幾乎無人不知。馬來西亞畫壇上幾位有名的畫家例如張耐冬、李健省、龍田詩、譚紹賢、謝惠載、陳乾逸、黃苗洋、黃美、楊六南、曹振全、潘國佑等都是他所栽培出來的。

那時他是舍監,也住學校裡。他常常有意無意的叫我幫忙修理學校的桌椅。但我都沒聽話;其實陳老師看出我經濟不好想幫我,讓我找點外快。但那時我的心思和目標都放在升大學上;況且離開學校7年,基本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都幾乎忘光了,那還有心思顧其他的。而且我的性格是喜歡做事專心一致,心無旁騖。

陳老師的脾氣是出奇的好。縱有生氣的時候,也只是裝作扳起臉孔。雖然管宿舍,但對學生並不嚴厲約束。但也有些學生也對他有怨言,說他不肯教。

獨中待遇微薄是人盡皆知的。為了養家,陳老師課餘也做些美工例如牌扁等幫補家用。那些發怨言的學生就是想學這些技術的學生。有些學生通肖達旦的窩在老師家,可就是學不到。後來,老師才告訴我,他懂得相人。他說若不懂相人早就給人害慘了。這點我真的佩服了。我就是不懂相術,所以常常給人害的 “雞毛鴨血”。這都是在他臨終前幾個月才告訴我的。

在校期間,他讓我用他家的鋼琴學習。有時晚上出門,也讓我開他的 “老爺車” 載送。那車的牙箱已損壞,一到三度牙就就跳脫,所以要用腿壓着才能開。其實這也是老師給我學習駕車的機會。一老一少開了這輛半殘的車一路上有說有笑,甚是開心。

雖然我不向老師學美術,但後來所教的學生幾乎都來自藝術學院。也是一段奇緣。

念了兩學期終於因為發生了不愉快的事件,而被迫離開。

我和陳老師再次重逢已是大學畢業後好多年後的事了。但難得的是他依然記得我的名字及“老大” 的外號。那時我的事業已進尾聲。常到中央藝術坊他的檔位上找他聊天;慚愧的說一句是想看看有沒有法幫我的事業搭搭路。

更慚愧的是每次去見他都由他請客,請喝茶。他很多學生都常常給他送茶葉,請吃飯,唯獨我連杯茶都不讓我請。他還常常安慰我說:“你們學科學的人的都是這個相(要吃點苦的)。”

很多事情也是在那時他告訴我的。也才知他曾師從晚清大才子李叔同,也即弘一大師。他對弘一大師的書法推祟備至。他還告訴我當時很多人都想拜弘一大師學書法、藝術,但一聽說要吃素就都跑了。陳老師也是學佛的,但從不像現在的人成天把佛教、佛學掛在嘴上,唯恐人不知。我從未聽他說過一句有關佛教的話。

有一天下午我又到中央藝術坊找他。言談間他突然興致勃勃的說要給我介紹對像。他還說張耐冬的第二任太太也是他介紹的。張耐冬和他元配楊元慧都是我初一的老師。他教美術課,楊元慧教英文,當時可說是對金童玉女羡煞不少人。怎麼就死了呢?後來才得知是因病而死的。

老師一生淡泊名利。常常聽他開玩笑的說,那些高官千萬別找他合照,那會很倒霉的,照一個倒一個。所以和他同輩的畫家很多都名成利就,唯獨他到老兩袖清風。

陳老師臨終前兩個月,他突然說覺得有點累,要我替他發氣。我遲疑了一下就為他發氣。進行了不久,他突然又說不要發了,怕傷了我的身體。其實當老師要求我發氣時我的確遲疑了一下。因為我已經很久未替人用氣功治病。第二替人治病後的痛苦經驗歷久彌新,第三當時我的運氣已經很不好,氣場也不好,恐怕對老師幫助不大。

兩個月後的一天我在報紙上看到了老師過世的新聞,趕緊聯絡了生前一直陪伴他的小姐了解情,據她說老師走的很輕鬆,晚間十二時左右,只聽他輕咳幾聲就安祥的走了。看這和佛教所傳說的坐脫立亡有甚麼差別?老師一生淡泊名利,性情温和,處世對人皆隱存佛教精神。
所以他能以90高齡無病無痛,安祥的走完人生。所以我說佛教是拿來修,拿來用的而不是拿來講的得。

其實在老師走的當年我就想寫這篇文章,但那時心情實在太壞了。而且如果我還算是老師的學生,那我是最沒用的那個, 寫了只怕辱沒老師的英名。

老師走了多年,但音容猶在。他在我苦難人生中無聲無息注入的關懷、温暖永遠難忘。哎,叫老師太沉重!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Related Posts:

  • 富不過三代 (1) 富不過三代 [ 1 ]  [ 2 ] 人常說“創業容易守業難” ,又說 “富不過三代”, 道出了經營世間事業的艱辛。而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王安電腦 (Wang Computer) 王安電腦和蘋果電腦同是堀起於七十年代微處理機剛面市的時刻。如今王安電腦已淡出人們的記憶。而蘋果電腦也曾在九十年代一度深陷連年虧損, 瀕臨破產的危機。直至創辦人喬布斯(Steve Jobs)回鍋,推出許多創意的產品力挽狂瀾,才令蘋果… Read More
  • 槓上了教官教官就是派駐學校的軍官。基本上是管學生的紀律、教軍事課程及學校的保安。 軍訓課是台灣學生必修的課程。大學生還必需參加一次暑期實戰集訓,也是沒學分的必修課。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參加的時間。但大學只有四個學年,第四年是畢業年也是離開校園的時候了, 因此實際上只有大一至大三, 三個暑假可選。 台灣大學年開學都在八、九月,第一年的暑假就在半年後,初到台灣很多方面都非常不習慣, 功課也重。因此我一開始就計劃好在大二暑假才入營。 大學的校園很大, 所有校務… Read More
  • 無良日前霹靂州前行政議員行動黨的倪可敏揭露,有慈善家欲捐款三千萬供半私立大學“拉曼大學金寶分院建學生宿舍。這位損献者多年前就向院方提出建議,但都被校方以各種理由拒絕。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事件已揭發數日, 但依然未見校方回應。而控制這間大學的國陣成員黨馬華公會會長被問起這件事時也一頭霧水, 摸不着邊。 昨日倪可敏繼續揭露;以該大學一萬名學生在外租房子, 每個月420令吉計,一年單只房租就高達5千200萬。一年五千四百萬馬幣, 那可是筆大生意了。據倪… Read More
  • 偷雞不着失把米最近幫朋友處理一些電腦上的問題時,想起了一段在山城賣電腦的往事。 80年代初,在佛友的介紹下,到霹靂州北部一個小山城的電腦公司當經理。名是當經理實是一腳踏。這個山城也是聞名的旅游景點,風景優美,氣候涼爽非常適合居住。只是這裡的人給我的感覺卻是很小氣。不像在漁村裡的人開朗、豪放。 我的老板是一群當地仕紳, 有做小生意的,也有撈偏門的。從台灣引進一些仿制的蘋果電腦,然後批發給當地的零售商。那個年代雖是個人電腦在全界熱騰的年代。但是那時的電腦和今天… Read More
  • 摺紙飛機的年代 上面這段新聞令我回想起在台北留學時的一些往事。那時的台灣還處於軍管時期, 還未開放。從中學至大專院校都有軍官住守(小學有沒有就不得而知)。反大陸、反中共的大牌匾都可以在校園、主要的街道及路口見到。共產共妻,反攻大陸, 各種反共口號是電台、電視台每天必播的。 在大學裡“軍訓課”是沒有學分的必修課。除此以外, 還必需進軍營參加實彈的軍事訓練。馬來西亞僑生因政府反對,只參加縮減了的, 比較不嚴格的課程。沒有沖鋒上陣的實彈練習,但每個人還是打… Read More

0 评论 :

技術提供:Blogger.

陳年舊事

上個月的網頁瀏覽數次數

Recent Visitor

Visitor count

AD

笑话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