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老師太沉重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韓愈,師說》 |
人的知識,學問從師來。歷史上也有些人是靠自己苦修而成就的,比如華羅庚只上完了初中,但靠自修而成為了聞名國際的數學家。王雲五念完五年私塾教育就去當學徒,靠半工讀成就,官至台灣行政院副院長。然而自學成功是非常艱辛的。而且必須有非常的智慧及毅力。
無師自通的學習過程的確是比有老師、高人指點辛苦許多。我本身是過來人,感觸良多。我可以說是命乖運蹇,父母都是文盲。因家窮,兄姐也沒受過甚麼教育,只有小學到初中程度。我自己高中一時還因為父親的關係而停學了七年。中學換了三間才完成學業。
我的興趣是多方面,喜歡音樂但父母親不鼓勵,二胡、笛子等樂器不知被打爛了多少。更沒可能供我去上課學習。後來迷上電子,父母雖不反對。但那時只是跟隨兩位從台灣技職班回來的朋友學點銲接電路的工夫,到後來學會看電路圖,會檢修,東西就學完了。剩下的只有自己買書,買雜誌看然後買零件自己裝配。不小心燒掉的揚聲器和電子元件也不知多少。打工的錢跟本不夠用。沒有學歷跟本不敢想找一份高薪工作。為了找多點錢買零件做實驗只好去做比較危險和辛勞的建築工。另外還要省吃檢用的存錢。
有了錢可以買零件,但有問題卻沒人可問。只好到書局去找,但不可能把每本書都買回來,也沒錢買,只好站着看,看到重要的,看看店員不注意就抄了下來。
但可惜我生性愚鈍,縱使花上許多精力,始終學藝不精。
靠自學也有好處,那就是有自己特殊的心得和見地。很多經驗和技巧都是書本上、課堂上學不到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提升觀察力,找問題,排查疑難的能力。
我的一生中可以說沒有遇到過真正在學術上幫助我的老師。反而前程就差點被我的老師毀掉了(見塞翁失馬、口舌的威力等文)。
雖然如此也還是遇到幾位真正的好老師。但這些老師都和我的學科沾不上關係。
那年闊別了校園7年,為了圓升學夢,只好再次回去完成高中課程。由於原校是我傷心之地,不想回去了。幾經折騰才在吧生找到了間獨中。就是在這裡遇到了陳金沙老師。提到陳老師,在馬來西亞藝術界幾乎無人不知。馬來西亞畫壇上幾位有名的畫家例如張耐冬、李健省、龍田詩、譚紹賢、謝惠載、陳乾逸、黃苗洋、黃美、楊六南、曹振全、潘國佑等都是他所栽培出來的。
那時他是舍監,也住學校裡。他常常有意無意的叫我幫忙修理學校的桌椅。但我都沒聽話;其實陳老師看出我經濟不好想幫我,讓我找點外快。但那時我的心思和目標都放在升大學上;況且離開學校7年,基本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都幾乎忘光了,那還有心思顧其他的。而且我的性格是喜歡做事專心一致,心無旁騖。
陳老師的脾氣是出奇的好。縱有生氣的時候,也只是裝作扳起臉孔。雖然管宿舍,但對學生並不嚴厲約束。但也有些學生也對他有怨言,說他不肯教。
獨中待遇微薄是人盡皆知的。為了養家,陳老師課餘也做些美工例如牌扁等幫補家用。那些發怨言的學生就是想學這些技術的學生。有些學生通肖達旦的窩在老師家,可就是學不到。後來,老師才告訴我,他懂得相人。他說若不懂相人早就給人害慘了。這點我真的佩服了。我就是不懂相術,所以常常給人害的 “雞毛鴨血”。這都是在他臨終前幾個月才告訴我的。
在校期間,他讓我用他家的鋼琴學習。有時晚上出門,也讓我開他的 “老爺車” 載送。那車的牙箱已損壞,一到三度牙就就跳脫,所以要用腿壓着才能開。其實這也是老師給我學習駕車的機會。一老一少開了這輛半殘的車一路上有說有笑,甚是開心。
雖然我不向老師學美術,但後來所教的學生幾乎都來自藝術學院。也是一段奇緣。
念了兩學期終於因為發生了不愉快的事件,而被迫離開。
我和陳老師再次重逢已是大學畢業後好多年後的事了。但難得的是他依然記得我的名字及“老大” 的外號。那時我的事業已進尾聲。常到中央藝術坊他的檔位上找他聊天;慚愧的說一句是想看看有沒有法幫我的事業搭搭路。
更慚愧的是每次去見他都由他請客,請喝茶。他很多學生都常常給他送茶葉,請吃飯,唯獨我連杯茶都不讓我請。他還常常安慰我說:“你們學科學的人的都是這個相(要吃點苦的)。”
很多事情也是在那時他告訴我的。也才知他曾師從晚清大才子李叔同,也即弘一大師。他對弘一大師的書法推祟備至。他還告訴我當時很多人都想拜弘一大師學書法、藝術,但一聽說要吃素就都跑了。陳老師也是學佛的,但從不像現在的人成天把佛教、佛學掛在嘴上,唯恐人不知。我從未聽他說過一句有關佛教的話。
有一天下午我又到中央藝術坊找他。言談間他突然興致勃勃的說要給我介紹對像。他還說張耐冬的第二任太太也是他介紹的。張耐冬和他元配楊元慧都是我初一的老師。他教美術課,楊元慧教英文,當時可說是對金童玉女羡煞不少人。怎麼就死了呢?後來才得知是因病而死的。
老師一生淡泊名利。常常聽他開玩笑的說,那些高官千萬別找他合照,那會很倒霉的,照一個倒一個。所以和他同輩的畫家很多都名成利就,唯獨他到老兩袖清風。
陳老師臨終前兩個月,他突然說覺得有點累,要我替他發氣。我遲疑了一下就為他發氣。進行了不久,他突然又說不要發了,怕傷了我的身體。其實當老師要求我發氣時我的確遲疑了一下。因為我已經很久未替人用氣功治病。第二替人治病後的痛苦經驗歷久彌新,第三當時我的運氣已經很不好,氣場也不好,恐怕對老師幫助不大。
兩個月後的一天我在報紙上看到了老師過世的新聞,趕緊聯絡了生前一直陪伴他的小姐了解情,據她說老師走的很輕鬆,晚間十二時左右,只聽他輕咳幾聲就安祥的走了。看這和佛教所傳說的坐脫立亡有甚麼差別?老師一生淡泊名利,性情温和,處世對人皆隱存佛教精神。
所以他能以90高齡無病無痛,安祥的走完人生。所以我說佛教是拿來修,拿來用的而不是拿來講的得。
其實在老師走的當年我就想寫這篇文章,但那時心情實在太壞了。而且如果我還算是老師的學生,那我是最沒用的那個, 寫了只怕辱沒老師的英名。
老師走了多年,但音容猶在。他在我苦難人生中無聲無息注入的關懷、温暖永遠難忘。哎,叫老師太沉重!
0 评论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