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2日 星期一

那討海的日子[ 1 ] [ 2 ] [ 3 ]骨肉相殘除了前述那些困苦。還有漁民間的衝突。拖網漁船算是比較先進的捕魚技術。但是成本重。以當時行情計算一條一百馬力引擎的新漁船造價,連漁網等設備在內最少也要七到十萬馬幣。而這樣的船也只能在近海淺海拖蝦。要深海拖魚必需更大馬力的船;通常排水量都在30噸以上。在 淺海拖網就和傳統放網捕漁的“捉龍”(潮語)的魚民起衝突。因為除了拖網的殺傷力令魚獲大量減少外, 也常拖壞這些漁民的網。這些傳統“捉龍”的魚民都是貧窮的一群, 造不起拖網船。因此常常發生在海上大打出手, 放火燒拖網船的事。但慶幸的是衝突沒有在吉膽島發生。這些暴力事件通常發生在北部漁村, 如適耕莊及霹靂州的十八丁。我老闆的堂兄弟就是在北上亞羅士打,途經十八丁海域時, 漁船被燒,人差點被打死。海盗另 一個風險就是海盗。其實真正的海盗是沒有的,...

2010年2月13日 星期六

兩星期前一位朋友給我送來一把二胡。這把二胡是我在兩年前他搬家時看到的。我見他有幾把二胡放着沒用, 就說不如借一把我玩玩。他答應了但一直到了兩星期前才送來。其實我本來有把二胡, 二十年前借給一位學生,十年前收了回來不久又被人偷了。我曾經有過不少樂器,二胡、柳琴、哨吶、笛子,大部份被我父親打爛了。目前只剩下一支學生送的曲笛。朋友的這把二胡很久沒用了, 連千金線斷了,松香也沒有。於是到另一位朋友開的樂器店買所需的零件。順便找些樂譜及練習曲, 因為一來我已經二十年沒動過二胡,一切從頭開始學,二來我那還在念幼兒園的小姪女非常有興趣,也想學。到了樂器店買了東西順便參觀他們樂隊的新練習場所。言談間他告訴我陳某某已經當了國家樂團的首席。我開始還想不起是誰,朋友再提一次才想起那是1990年我在巴生一間獨中執教時的學生。1990年在一個機緣巧合之下進入這間獨中執教。這間獨中也是我在“塞翁失馬”一文中提到的,念了兩學期的“母校”。我教的是電腦課,從初一到高三全包。校長是新任的,本來是一間報舘的編輯及主筆,...
技術提供:Blogger.

陳年舊事

上個月的網頁瀏覽數次數

Recent Visitor

Visitor count

AD

笑话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