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日 星期一
-
17:03
-
master
-
專題
-
No comments
傳統上元宵是華人新年節慶最後的一天,過了元宵才算正式過完年。今天才是新的一年的開始。今年的“過年”氣氛明顯比往年差。今年的除夕夜和初九的“天公誕”我都睡了個好覺,因為今年的煙火、爆竹聲不像往年般的吵翻天。煙火、爆竹聲是華人新年免不了的節慶用品;不管如何三申五令的禁止,煙火、爆竹聲年年不斷。但今年情況特別差。
盡管首相納吉最近興高采烈的宣佈馬來西亞的經濟成長已從負數轉為1.5%, 並有望在今年取得6%的成績。但新年前所流傳的一些情況;過去一年半有超過五十萬高收入國民移民外國,國家外匯存底減少了25%, 資本流入為流出的50%。外來投資遠遠低於隣近幾個國家。而這些隣近國家的經濟也早以在兩季前復甦。都不能不令人擔憂。
所以,所謂一葉知秋,與其聽政治人物的吹噓,看政治人物的團拜場面,還不如聽聽新年的煙火、爆竹聲實在。不要忘記華人雖然是這個國家的少數民族,卻是撐起半邊天的經濟力量。
過去一年天災、人禍不斷。席捲全球的美國次貸金融風暴、地震、風暴、水災、冰雪災、旱災。把整個世界攪的一塌糊塗。預計將來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在印尼南亞大海嘯前, 就有宗教界人士告訴我,2016年前世界上將會發生大災難, 和馬雅文化的預言只相差了數年。2016年未到,現實的情況大家都看到了, 真正的大災難會是怎樣, 你盡管想像吧, 信不信也由你。這是人類長期貪婪的代價。解鈴還需繫鈴人;但至今為止還看不到人們認真並採取積極的行為來糾正貪婪的缺失。尤其是罪魁禍首的西方國家,絲毫沒有悔改與負責的心態。
無獨有偶, 在寫這篇文章時,天上連接打了五、六分鐘的乾雷,接着是大雷雨。是我這一生所從未經歷過的。這是甚麼徵兆?
世事無常, 也非常無奈。但死亡是肯定的。
小時候每逢過年, 家長在除夕夜派了壓歲錢不會忘記說上一句,過年了又長一歲了, 要懂事了。小時後都希望快快長大, 能像“大人們”一樣“威風”。然而當真正長大後面對現實生活時,才發現那不是想像中那般好玩。現在每過一年、一天都覺得生命在消失中。談起死很多人都很忌諱,尤其在這新春佳節期間。我有位朋友也是這種人,不但怕聽死字, 連一些日常不吉利的字、語如“倒了”、“輸了”...也怕。有一次他工作上碰到了大問題來找我。替他解了套後, 我問他 “你今年貴庚?你還能做幾年”。這以後再談“死”字,他再也不排斥了。
你怕死,你活着很快樂,你不想死?你就不會死了嗎?這是不可能的。死既是不可避免的, 那你還忌諱甚麼?倒不如大方的面對它。作好死亡的準備。對普通人, 不認識生命的人來說,要準備也無從準備;頂多做好遺囑,交待好後事。這些人其實無法擺脫死亡的無奈和痛苦。只有真正認識生命的人才能有機會作好準備。
生命本來是不生不滅, 如如不動的。就是修道人所要追求的“真如”。說得淺白點, 人死有如換衣服。生命的衣服就是你的外貌, 你的際遇,你生老病死的經歷。生命的死亡猶如衣服破爛了不能再穿了, 必需換新衣了。因此死亡只不過是去換衣服罷了, 有甚麼可怕的?可怕的是你放不下此生的種種喜、怒、哀、樂, 種種割捨不掉的慾望、親情、牽掛。這才是人類最大的痛苦。
所以每當朋友問我 “現在在做甚麼呢?”我總回答他們說:“我在準備死”。在一些人聽了總覺得怪怪的。有些覺得我這人很悲觀,會說些安慰, 鼓勵的話。有些也許會在背後駡我。這都不怪他們。畢竟他們不認識生命。說實在得,我這一生, 從小到大,經歷了無數磨難。從兩歲時病得差點死去到今天二十年不曾見過醫生。從學業、事業的高峰到今天如乞丐般的生活。對人世間的一切, 我已無甚迷戀或割捨不下的。更慶幸的是人世間再也沒甚麼需要我牽掛及割捨不下的人和事。簡單的說一句, 我在世間的工作已完成了。這一生或將會是我到人間的最後的一次。我現在要做的是修練控制死亡,讓自己要死便死。
大家不要以為死是很容易,盡管你現在有點明白生命的常識了。你會如何死, 怎樣死?也還是由不得你呢?要死得如意, 相死便死, 想活便活一點也不容易。即使你知道方法,你能不能做倒也還是未知數。但有一點大家都可以做到的是;堅定相信死亡是一定的, 生命是無常的,盡量放掉各種牽掛。那麼到了死亡那一刻, 你也不會有太大的痛苦。
希望我有一天學有所成, 能預知死期。到時會很蕭灑的向各位道別,或許還能為各位指點未來。但至目前為止我還沒這能力,無常還會找上我。因此在這裡和各位預告別,如果這部落格連繼兩個月沒有更新, 就代表我已不在人世了。
Related Posts:
怒江之旅(10)上一篇 (1) (2) (3) (4) (5) (6) (7) (8) (9) (10) (0)怒江之旅(十)片馬5月3日吃完午飯離開福貢縣城後。我們向南出發準備到雲南省和緬甸邊界的片馬鎮。大約一個小時後車子到達離福貢46Km外的匹河鄉。這裡有個聞名的景點叫“飛來石”。“飛來石”這塊石頭在匹河中學石頭房院壩中央。石頭有7~8m高,直徑約6m左右。據說這塊重幾千噸的大石頭。是在1983年3月19日凌晨三點左右,從3000多m的懸崖上掉落馬路… Read More
怒江之旅後記怒江之旅後記回到昆明後朋友們問我對“怒江之旅”有甚麼感想。我只說了四個字 "難以言喻”。這樣的旅行經驗, 不要說我這“外國人”即使是當地人也是難以經驗到。據在昆明的朋友告訴我, 即使花一年的時間也遊玩不了雲南的所有景點。雲南省面積39.41平方公里。等於573個新加坡,1.2個馬來西亞。人口5000萬,除了漢族還有25個佔總人口三分之二的少數民族。獨特的地理環境, 豐富的天然資源,多民族, 多宗教。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文化。如果你是… Read More
怒江之旅(8)上一篇: (1) (2) (3) (4) (5) (6) (7) (8) (9) (10) (0)怒江之旅(八)茶馬古道在四季桶的大山中渡過這一夜,感覺到的是安祥寧靜,雖然沒有電燈, 也沒有月光,但也沒有恐懼感。只是漆黑一片, 半夜要方便時不太方便,要摸索着走。這時你才體會到甚麼是“伸手不見五指”。經過一夜休憩。5月2日,早上六時許大伙起床。把昨夜未吃完的飯菜熱了吃。收拾整理好一切就往西藏出發。離開四季桶走了大約五公里就到了一條橫跨怒江的… Read More
怒江之旅-完結篇上一篇 (1) (2) (3) (4) (5) (6) (7) (8) (9) (10)怒江之旅(0)完結篇5月4日一大早吃完早餐就開車朝緬甸邊界開去;緬甸邊界離片馬鎮約六公里左右。可是很不幸的在邊防檢查站得知幾個月前就已經封關了。這是由於邊界走私、販毒活動太過猖獗所至。還有許多中國人越界至緬甸大賭特賭。雲南和周遭國家的邊界長達四千多公里。而比鄰的都是一些落後國家的落後地區。因此走私販毒特別嚴重。據中國官方的公布,自1990年中緬開始聯合… Read More
怒江之旅(9)上一篇 (1) (2) (3) (4) (5) (6) (7) (8) (9) (10) (0)怒江之旅(九)僳傈風情小趙在福貢的朋友約我們在一家餐館見面, 為我們洗塵。並點一道雲南名菜銅鍋魚。銅鍋魚是撫仙湖獨特的美味抗浪魚。這種魚長約10cm形如短梭。但是這種魚已經越來越少,因此價格也越來越高,。據說每公斤高達人民幣一千元。因此現在大多以撫仙湖中的鯰魚、鯖魚和草魚等大型魚取代。用撫湖水或山泉烹煮,其味鮮美無比。吃 完晩餐,朋友送我們到… Read More
訂閱:
張貼留言
(
Atom
)
0 评论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