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舌的威力(2)
口舌的威力(1) 口舌的威力(3)
在決定重回校園後, 本來想直接到國外升學,而且很想到日本。但是不是限於條件不合就是找不到擔保人。當時雖然有一些學長在日本留學多年。但由於各種原因, 他們都幫不上忙。而且費用相當高。於是決定先在本地把高中唸完再作打算。
進公立學校那是不用想了, 因為這是馬來西亞, 我又是華人。我本來就是獨中生, 於是轉向獨中打主意, 但是又不想再回到我以前輟學的學校。當時我聽說寬柔獨中辦的不錯, 於是打電話去問。但是他們說他們不接受電話報名, 要我親自去。於是我就騎了摩多車從吉隆坡到新山去報名。還記得當天早上下着傾盆大雨,我清晨冒着雨南下, 一直走到芙蓉雨才停了下來。
中午時分我到達寬柔中學。見到了校長, 說明來意。大概他看我一臉菜色,一身落魄樣。馬上開口說不收超齡生。我一聽就“肚懶”了;就問他說:為甚麼昨天我打電話來問不說清楚?我已經在電話中說明了我是超齡生。他聽了也沒解釋, 就拿出一份文件試圖說明這是該校的政策。其實學校有權收他們想要的學生,我沒甚麼好說的。但不該讓我幾百里的白跑一趟。最後只好“懶懶”的回家了。
我不想在吉隆坡唸書另一個原因就是不想受到父親的干擾。最後在吧生一間獨中落了戶。可是好景不常,只唸了兩個學期就暴發了小學潮。我差點就當了祭品, “前途無亮”。事件發生後,我對這間學校已經心灰意冷。決定轉學,當時班上有位同學的姐姐在檳城唸先修班。於是提議轉學到檳城去,當時全班同學和我的感情很好, 見我們要走了, 都很傷心。也都不願再留下來。但並不是每個家長都有能力及讓他們去。 只有五位同學能和我上檳城。因此其他同學只好轉去另一間學校。就這樣,這個學校唯一的精華班, 就因為校長的昏庸、不誠信而散了。
說到這裡我要打個岔。對最近鬧的滿城風雨的兩件“華教事件”。實在感觸良多。冰凍三尺, 非一日之寒。在“民族教育”的大帽子下面,到底有多少見不得人的事件被蓋住?為民族教育真正犧牲、受害者。又何止林連玉、陸庭俞、沈幕羽。為甚麼幾十年來在民族教育的神壇上就只有這三個神主牌。身為獨中人, 我曾經見証了最卑鄙、骯髒的斗爭。最無耻、無能的管理人。許多人相信和我一樣,對於華教事業的心情正如曹操吃雞筋一般無奈。
在安頓好其他不能去檳城的同學後。並約好每年都要相聚。我們五個人就在第三學期落戶檳城一間著名獨中。在這裡我的運氣真正開了。我們這五個人,最後有兩個進入大學。一個進了職業學校, 並成了一間美國電子廠的技術人員。一個成了家族事業的管工。一個為愛情瘋了。
Related Posts:
富不過三代 (2)富不過三代[ 1 ] [ 2 ]
今天要說的另一個故事是關於我在 “經理, 我要上廁所!” 一文中所任職的公司, 以下就稱它為 RX公司。
RX公司的老闆是香港華人,公司主要業務是銷售日本某名牌電子電器生意。在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及印尼都有分公司。區域營運中心設在新加坡。在印尼有間工廠生產另一牌子的日本電器。在馬來西亞有南馬、中馬和北馬三間分行。當時我是在吉隆坡總行任職。
這間公司的主要負責人都是當年和老闆打天下的戰友,多是 … Read More
經理,我要上厠所看了最近行動黨 (DAP) 開刀鍘了老將鄭文福的事, 不禁令我想起一件陳年往事。
當年大學畢業後在偶然的機會下進入了一間電子電器商當維修部主管。我是第一位大學資格的技術人員,公司所給的待偶也相當不錯。我的職務是管理一組維修技術員(約十位)。
那個時候正值微電腦及微處理機剛剛興起的年代。許多電器開始用微處器 (Micro processor) 來設計。尤其是商務電器如複印機、收銀機、電子打字機、計算器...等等。很多技術員都無法應付。當時該公司… Read More
那討海的日子(1)那討海的日子[ 1 ] [ 2 ] [ 3 ]東海搏浪“討海”是漁民的話,即向大海討飯吃的意思。那一年,高中一輟學兩年後左右。在一個偶然的機會, 也可說半被騙半自願的被介紹到漁村﹣螃蟹島(Pulau Ketam)磨練,問始了大約兩年的海上生活。我在島工作了一年後。遇見了一位在吉隆坡認識的漁村朋友。他因失業而回到漁村,卻又因當地的拖網魚船過多,魚產日漸稀少。因此和一些漁民興起外移的念頭。就這樣我隨他們幾兄弟從螃蟹島到了豐盛港。豐盛港是位於柔佛州… Read More
那討海的日子(3)那討海的日子[ 1 ] [ 2 ] [ 3 ]骨肉相殘除了前述那些困苦。還有漁民間的衝突。拖網漁船算是比較先進的捕魚技術。但是成本重。以當時行情計算一條一百馬力引擎的新漁船造價,連漁網等設備在內最少也要七到十萬馬幣。而這樣的船也只能在近海淺海拖蝦。要深海拖魚必需更大馬力的船;通常排水量都在30噸以上。在 淺海拖網就和傳統放網捕漁的“捉龍”(潮語)的魚民起衝突。因為除了拖網的殺傷力令魚獲大量減少外, 也常拖壞這些漁民的網。這些傳統“捉龍”的魚民都是… Read More
那討海的日子(2)那討海的日子[ 1 ] [ 2 ] [ 3 ]為了寫這篇文章, 特地用了一天時間舊地重遊。也拍了一點短片和大家分享。美中不足的是臨出門時,匆忙間帶錯了SD卡及相機電池出了點毛病,以至錯失了一些不錯的鏡頭。 重遊吉膽島短片青山依舊在,不見故人影。自從我離開漁村回到城市工作後,就幾乎再也沒回到這個島上,只在十年前帶一位中國朋友到島上走走。這次故地重遊,島上面貌基本沒甚麼改變。只是多了幾個電訊塔及主要道路都舖上洋灰, 可以行走腳踏車。唯一的一條大街也依… Read More
0 评论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