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沒有想到過這一篇長到死人的文章會引起這麼大的回響,老實說,我真的有一點受寵若驚(我一開始只是打算把問題向我的好朋友解釋明白而已…因為是為了應付他,所以排版排的很爛,而且錯字很多)!很不好意思看到很多人替我排版,我真的有一點慚愧(我在指導論文時,也很重視他們的排版,結果我自己搞成這樣)!
我的書寫風格一向是一直改文章,和修正錯誤,沒改個幾遍,就是我不負責任了,所以這是第一次的修改(也如我的書寫風格一下,把兩天前寫好的草稿做為附件,讓大家可以看看我改了什麼,以及我的草稿寫多爛,但是我又加了5000字,大家看了別睡著)!
我把我的黨籍、工作、單位說的這麼明白,其實就是想說一件很簡單事:我希望大家可以了解,從我的角度看出來,我看到了什麼事。我有立場,但是我也有理性良知。我大大方方地從我的立場,秉持著理性和良知,說出我真實的憂慮和擔心,希望大家能考慮一下!至少在說出支持或反對時,可以想想我的說法!
最後,我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就是大家好像有一點在意,我原本不打算放在正文中的兩點(攻佔立法和政院、鎮暴警察驅離)。其實這只是順便回應我的好朋友的問題,我一開始還真沒打算寫上去,但是我一懶,就直接打上去了…這真是我的真實想法,但是這不是我要說的故事的重點,我的故事其實是在張慶忠的那三十秒之前的來龍去脈。但為了為和大家說明白我在想什麼,所以還是補了一些段落(但是我沒改變我的想法,我也不會改變)。
張志雲
2014年3月29日 於美國費城。
(草稿成於2014年3月27日於美國費城)
【楔子】
有一天和我的好朋友閒聊,發現他對服貿的想法,和我猜想他應該了解的程度相差很多,所以我就開始取笑他。他就說:在這邊扯淡有什麼意思?!你有專業的話,就要站出來把事情說清楚,但是我覺得服貿這一件事,已經是信者恒信, 不信者恒不信的議題,所以我一直很懶得寫這一篇。結果這位好朋友每天一直傳訊給我,叫我一定要寫這一篇文章。所以,我就動筆了,一開始寫發現短文實在不能說明我為什麼這樣想,所以我就決定一次把問題說明好了。
【前言】
先介紹一下為什麼我自認為我很了解這個問題(你絕對可以說我自我感覺良好!),原因有四:
一、 我專門研究近現代中國對外關係,尤其鑽研條約體系(就是國高中歷史課本上寫的「不 平等條約」啦!)
二、 我在中國大陸的大學工作(一般不在類似大陸公家機關工作的人,不一定了解所有工作證件的辦理程序,所以我很了解大陸政府如何寬鬆對待在大陸工作的臺灣勞工。)
三、 我的理性和良知一向為我的親朋好友所公認,決不盲目主張是或不是;也絕對不會為 了營造我看來公正的形象,對大家各打五十大板。
四、 我是國民黨員,非常理解馬總統用人的哲學,以及這些人大概在想什麼。
解釋了自己的背景後,再說明一下自己的認知:
一、 服貿談判不是黑箱(因為我知道國際上如何做條約談判,19 世紀和 21 世紀並沒有什 麼不同,不同之處在於,19世紀時,晚清大臣和英國簽完,是皇帝說不認;21世紀時,國民黨代表和大陸簽完,是在野黨/部份人民說不認)。
二、 臺灣是服貿中是佔便宜的(因為我很瞭解不平等條約,到底是如何地平等,我沒打錯, 我個人覺得除了《馬關條約》和《辛丑和約》之外,其他的《南京條約》和《天津條 約》相當的平等)。
三、 張慶忠的那三十秒,手段十分粗糙(但是也情有可原)。
四、 民進黨從來沒有想要反對過 ECFA(但是看到反服貿的民氣可用,也不得不見獵心喜)。
大家看到我的認知,一定會想,這個人不愧是國民黨員,完全是國民黨的說法。但是請看看 我的解釋吧~~~現在來解釋問題吧!全文分為三大部份,共七章:
【前言】
【第一部份】ECFA 之前的兩岸局勢。
一、臺灣人在大陸就業。
二、大陸對臺灣的態度。
三、臺灣經濟與大陸打壓。
【第二部份】WTO、ECFA 與 ECFA 下的支項協議。
四、WTO 和 ECFA。
五、ECFA 和 ECFA 下的支項協議。
【第三部份】ECFA 和 ECFA 下支項協議的審議。
六、ECFA 的審議。
七、ECFA 下的支項協議審議。
【結論】
【跋】
【第一部份:ECFA 之前的兩岸局勢】
(一) 臺灣人在大陸就業情況
超過一百五十萬臺灣人在大陸就業,但是有人知道在大陸就業,在規定上,要辦理什麼證件呢?告訴你,以我在英國工作,再加上在大陸辦證的經驗來說,大陸大概比英國嚴格十倍(相信 我,英國不像美國,要拿到工作簽證非常的難!)。那為什麼臺灣人居然可以有一百五十萬以上 在大陸就業?答案很簡單:就是大陸放水。
為什麼要放水?在 1989 年 6 月 4 日後,因為外資集體撤出,加上那是臺灣的黃金年代,所 以大陸需要引進臺灣的資金和人才,所以大舉引進臺商臺幹。但是 25 年後,大陸今非昔比,已 經是成為世界上最大經濟體之一(看算式是什麼才有辦法定排名)。早就不需要臺灣這一點錢和 幹部了。那為什麼大陸還是不收緊對臺灣人在大陸工作的限制呢?原因有三:
一、大陸太大,統一管理非常麻煩。(連辦理汽車牌照都各地不一了,更何況人才政策)
二、在大陸工作的臺灣人太多,一旦收緊會給臺灣很大的經濟災難。(很多人就無法繼續在 大陸工作了!這會給臺灣很大的經濟壓力,有人覺得奇怪了,大陸對臺灣何時安過好心?事實 上,大陸對臺灣安的好心還真不少,但是大陸還是要統一的!)
三、在陸臺人都會成為大陸統一的好工具,由他們口中說出大陸的進步,比大陸說一百次都 強。(但是事實上,在大陸的臺灣人成為一堆犬儒,整天和臺灣人窩在一起,用臺灣話說大陸人 的壞話;要反制這一招的話,我們要多收陸生來臺灣讀書,以反制這一招啊!)
為了證明大陸真的放水,我來解釋一下在大陸工作,到底要辦些什麼東西:
一、 就業證
二、 海外人才居住證
三、 工作簽註(因為我們是臺灣人,所以是工作簽註,不是簽證)
拿英國來說,只要有工作簽證,就可以工作了,但是在大陸工作,上述三項全部需要,不要 問我為什麼,這就是他們的規定。但是辦理這三樣東西有一套很複雜的順序:
一、 先要有公司雇用你,而且這間公司要有資格給你辦理就業證(我不知道哪樣的公司才 具備辦理就業證的資格,但是我知道不是每間公司都有)。
二、 要去派出所辦理暫時居住登記(為了這份文件,要準備的東西會讓你吐血,需要:臺 胞證正影本、租屋合同正影本、房產證影本、屋主身份證影本,當然屋主的姓名要和租屋合同及 房產證上的姓名一樣)。你就保佑屋主樂意把這些東西的影本交給你,不然別想。拿到上述兩樣文件,真正的文件地獄開始了。 為了辦理就業證,你必須先去做健康檢查,我個人是在上海的市立健檢所(老實說,品質挺高的,但是很多臺灣人叫苦連天,相信我,早些年去國外留學時,美國會抽出幾個臺灣留學生送去健檢,那裡的環境有多糟,絕對是你沒辦法想像的),預約非常滿,通常要等一週;再去拿聘用你的公司的營業執造的副本(以我在的上海交大為例,你不會知道哪個單位會給你這副本,所以你要到…處…找…),然後你再去上海 市港澳臺辦開始送件,通常一兩週會辦好,但是我個人辦了三個月(據說是因為我的名字和一名 法輪功弟子相同!但是我保證絕對不是我,我打太極拳,不練法輪功!)
拿到就業證後,你就可以辦理工作簽註和海外人才居住證,其實也只不過是交件,等時間而 已。照道理說,上述所有證件辦理,你就可以開始工作拿薪水了!但是一切順利,辦完也四到六 個月了。但是,這裡有一個很困擾的問題,所有證件辦理都需要臺胞證,交出去之後,你在大陸 基本上是廢人,因為你不能坐火車,不能坐飛機,也不能住旅店,更不可以離開大陸,在大陸,事事都需要身份證,就是臺胞證。
說到這裡,大家可以去問一下,你在大陸工作的親朋好友,有誰是這樣辦的?答案一定是很 少!但是為什麼我要這樣辦,其實也不需要,老實說,我只需要就業證,就可以領薪水了,不需 要工作簽證和海外人才居住證。我這個人就是死腦筋,才去辦理所有的證件(事實上,也只是正 在辦理中…)。
這就是大陸對臺灣人在大陸工作的放水之處。當大家知道很多臺灣人就是用進大陸的觀光簽註,然後在大陸賺錢時,你可能會很同情在大陸工作的其他國民(英國、美國、日本、加拿大…),人比人氣死人啊(我想大家都有經驗,進美國或英國之類的國家時,海關總是會問你,你是來做什麼的?會不會工作之類。如果拿觀光或留學簽證工作被捉到,一定就是遣返了!)。
說這麼瑣碎的事,到底是為什麼?因為,現在大陸人來臺灣可以比照辦理嗎?答案是當然不 行!大陸人來臺灣工作的嚴苛程度,不要說和臺灣人在大陸工作比了,比臺灣人在英國工作都難 上百倍!種種限制大陸人在臺工作的法令,只是侮辱臺灣的國家形象。
一句話,在大陸,臺灣人的就業限制是這樣:大陸人=>臺灣人=====>外國人;在臺灣,大陸人的 就業限制是:臺灣人=>外國人=====>大陸人(箭頭長短表示困難度的差距…)。
(二)大陸對臺灣的態度 先聲明,大陸是要統一的,從來沒有變過,這就是讓利的根本原因,這也是讓利背後的政治。
2006 年我到大陸訪學一年多,發現大陸知識青年(以南京大學為例)十分瞭解臺灣,不管 政治經濟文化各層面;2013 年我到大陸工作後,發現大陸知識青年(以上海交大為例)瞭解臺 灣的水平變得很低。這不代表他們層次變低了,這只代表他們層次變高了,他們眼中的對手,只 有日本、美國、俄羅斯。臺灣,早到哪裡兒去了!
再說到工資,以上海市(2700 萬人)為例,在上海市生活,在市中心較偏的位置,一間套 房,一萬五千元臺幣一個月起跳(很多上海人一定不相信居然有一間三千人民幣的價格,但是我 真的看到過!),要不要隨你,不要的話,三十分鐘內有人就會租走(我沒有誇大,我就是要租 不租的受害者)!所以他們一個月的工資,通通都在六七千人民幣以上,這只是說的少了,事實 上,很有可能比這高。你問我,上海是大陸最繁榮的城市,這樣的工資物價你信,但是二三線城 市呢?相信我,只要不是窮山惡水,差別並沒有太大…
說到這裡,其實我就是要說,大陸人對於來臺灣工作的興趣很低,要說三線城市要去臺灣打黑工,他為什麼不去上海打黑工呢?順便透露一下,在上海騎電動車送貨的,認真一點,一個月可以有 八千到一萬人民幣沒問題(我已經買一輛電動車了,早知道我也去送貨了)!那政府的態度呢?老實說,這方面我就沒有第一手的觀察資料,但是我很樂意推論給大家聽。
北京政府對臺灣的態度,我猜就是四個字,不出亂子。(反正臺灣放在那裡一百年後一定統 一,我幹嘛折騰自己?)
其實大陸現在的問題一大堆,根本無暇管臺灣的事。北韓沒事亂放炮(又打不準…)、俄羅 斯把中國拖下水(中國只是想叫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給北約和老美好看,沒想到要坐在一條 船上了!),日本沒事拜拜死人(北京也很無奈,一直在死人骨頭上轉也很無趣,但是日本一拜, 中國一定要反應…),越南整天在老地圖上新加一個島說自己的(更無奈的是,這地圖還不是越南人自己畫的,是法國傳教士畫的)…這些已經是很惱人了,又有習近平反腐力度太強,搞得太子黨內惡鬥不休,最後再加上新出現的恐怖主義攻擊。你問習近平,現在和臺灣談統一好不好,我猜,絕對不要,香港 700 萬人已經夠煩人了(這些得了便宜還賣乖的 傢伙,把你們的東西買完還不好?多鋪點貨就行了!難道你們想把東西放在架上沒人買後再下架 嗎?),再加臺灣 2300 萬人,他還要不要活…
事實上,臺灣別自擡身價,大陸是想統一,但是未必想現在統一,反正放在那裡也是統一, 何必急於一時?你問我,大陸想不想營造一個架構,讓未來進行統一談判時,比較順利?答案是, 當然想!大陸的兩招,我不說你也知道:
一、 政治上不斷放軟。我必須要給予大陸各屆領導人很高的評價。從江朱的 1996 年臺海飛 彈危機(粗糙、粗魯、粗暴到了極點!雖然我知道這也是為了緩和大陸鷹派的做為,但是他們一做,完全使得臺灣政治朝他們希望的反方向靠攏);到了胡溫常說的「寄希望於臺灣人民」,但是加上《反分裂法》(我也同意《反分裂法》其實是壓制大陸鷹派不要輕舉妄動,因為該法明確指出,在哪種情況下,大陸才可以使用武力);到了現在習四條說出:「我們尊重臺灣 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再說出只要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什麼都能談,暗示改國號都是有可能的選項時,並沒有加上什麼啞彈(李總統說了這是啞彈,把臺灣在大陸最重要的情報人員送上斷頭臺),或是《反xx法》。不可能再要求大陸再進行任何的讓步。以前我們以為大陸是「硬要更硬,軟要更軟」,我現在只看到「軟要更軟」,而沒看到「硬要更硬」,這只是因為大陸越來越 有自信,不是大陸想要討好臺灣。
二、 經濟上不斷讓利。在大陸呈現二十幾年經濟成長在 8%以上,只要兩岸經濟不斷整合, 再加上大陸不斷政治改革發展(20年間,雖然不如經濟成長耀眼,但是大陸的政治自由也是有 長足的進步),到最後,兩岸自然而然會統一。
那你再問我,既然如此,為什麼要讓大陸繼續對臺灣經濟合作呢?反合作的話,會不會拖延 統一的速度,或是永遠維持現狀,甚至臺灣獨立?
我個人認為,有鑑於臺灣現在的經濟困境,以「反對經濟合作」為手段,想要達到「拖延統一」、「維持現狀」或是「臺灣獨立」之目的非常困難。
為了解答此疑惑,這就需要進一步探討臺灣經濟與大陸打壓的關係了。
(三)臺灣經濟與大陸打壓
臺灣現在面臨的經濟問題,只有非常非常小的一部份和「過去」的大陸打壓有一些關係,但是和大陸的經濟起飛有直接的關係。 所謂的大陸打壓,就只是在加入聯合國和一些參與國際組織上有一些關係。過去,這方面的打壓非常嚴重,但是現在除了聯合國之外,臺灣也加入了 WTO 和 WHA,大陸現在也沒有打壓臺灣和其他國家簽FTA的可能性。這當然是大家看大陸臉 色,說起來也窩囊(但是千萬不要以為臺灣就沒幹過這件事,1971 年之前,臺灣擋下許多次聯合國救助大陸的提案),但是這也是西方各國偽善之處(整天說人權和自決的西方國家,一遇到 大陸就轉彎)。那意思就是現在的大陸只打壓加入聯合國了!
但是,試問,加入聯合國和 22K 有關係嗎?加入聯合國和出口減縮有關係嗎?加入聯合國 可以取代中國有十四億的和勞動力和市場嗎?我想大家都知道不可能(免生別牽拖厝邊)!臺灣 自己把經濟搞砸的同時,大陸經濟起飛,別把問題歸結在別人身上。在我來看,臺灣經濟搞砸, 美國的影響可能更大(大家要不要算算 1996 年後,臺灣超額支付的軍火費用是多少,我的意思 可不是不要買軍火,而是臺灣買的軍火價格比南韓高出多少)!
請不要誤會,我認為臺灣的經濟實力很強,我個人評估比南韓強(我沒有誇大,我真的有原 因支持我的論述,但是實在沒有力氣說這一部份),但是臺灣的經濟有三個致命弱點,現在面臨 劇烈挑戰:
一、 中小企業為主的經濟體。這大概是最根本的主要原因,臺灣中小企業的毛病可以寫上十幾本書(但是這不代表其他國家的中小企業都有同樣的毛病,事實上,英國和德國的中小企業都強得可怕,英國的中小企業成功模型是「企業家中小企業」,德國的中小企業的成功模型是「隱型冠軍」,這確實值得大書特書,但是我還是沒力氣寫這一部份)。但是可分雇主、企業、勞工三方面快速描述。雇主:目光短淺、沒有國際商務能力、只想傳給子女(但是子女通常不想接)、沒有永續經營的概念;企業:企業資本過小、企業文化太過守舊;員工:員工人數太少、員工普遍不想接班(相信我,想當總經理的人非常少)、員工自我學 習能力太低。簡而言之,一句話:在經濟起飛,大家水漲船高時,這些中小企業還有肉可吃;經 濟停滯時,有肉湯喝;經濟下滑時,要他們逆勢成長,那就不可能了。
二、 戒急用忍的經濟政策和兩次金融風暴。1992 年的兩岸第一次會面,本來要開始加強經濟合作,但是在李總統的主導下(陳總統跟進),開始了 16 年「第二次臺灣鎖國時代」(這個詞彙是我自創的,靈感是從錢穆的《國史大綱》而來,「第一次臺灣鎖國時代」是指 1950 至 1979 年的兩岸冷戰對峙),到了 2008 年,馬總統才開始把大門打開,努力進行與大陸的經濟合作。你覺得 16 年似乎不長,但是讓我來提醒一下各位這 16 年發生了什麼事(只說經濟金融,不 說政治),1997 年泰銖爆發的金融風暴、2008 年開始的美國次貸發起的金融風暴(我個人覺得 可比 1920 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每隔十年一次的金融秩序重新洗牌,臺灣雖然在金融風暴中挺了 下來,而且表現不錯(兩次都是國民黨持政,這個黨的運氣怎麼這麼差啊…),但是在金融秩序 重新洗牌之下,臺灣不論在東亞,還是在全球的經濟金融地位就被邊緣化了…原因很簡單,要不 被邊緣化就要拿錢出來救人(像大陸在 1997 年金融風暴中,朱鎔基和金融大鱷索羅斯的對衝;或是像德國在現在的金融危機中,看看梅克爾現在威風八面,就知道提升國際地位還是要下血本的)。臺灣不是沒錢救人,只是臺灣政府和人民不可能會有這個雄心壯志做這種事。
更無奈的是,在這 16 年中,大陸的貨幣市場因為不與世界貨幣市場完全連動,以及人民和 腹地過於廣大,所以大陸還是在這兩次風暴中安然無恙,逆勢成長(我絕對不是說,大陸的經濟 沒有受衝擊,但是大陸的經濟結構使得衝擊相對輕微)。這 16 年來,大陸的經濟成長,臺灣只從 旁邊撿到了一點骨頭,完全沒有分到牛肉。所謂的骨頭就是,大陸吸納了臺灣的勞工和資本,但 是這些資本和勞工在大陸的獲利,很不容易轉回臺灣(因為大陸實行外匯管制,不論任何國籍, 有工作的人一年可以匯出國外4 萬人民幣,沒有工作的人一年可匯出2萬人民幣,這只是說一般人最簡單的國外直接匯款),雖然臺商有不少偷吃步把錢運回臺灣(大陸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直接的經濟獲利,臺灣獲利還是相對少。
三、 臺灣消費者的劣根性。說到這一點,真的不是我在打民族主義牌,而且我心中的一大痛 處!臺灣消費者實在太難搞了!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臺灣在東亞的人口算是不多,但 是放在歐洲任何一個角落,都是極為龐大的市場。結果,這樣的市場對於我國的有競爭力產品, 大多採取負面和看好戲的態度。這樣說好了,如果看看韓國和日本對於本國電子產品的支持度, 或是歐洲各國對其汽車工業的支持度,你就會發現,hTC、Acer、Asus、Luxgeon 實在是很可憐… 大家還記得 1990 年代,我們對韓國三星和現代的產品的品質是怎麼看的嗎?就是一個字, 爛!但是 20 年下來,韓國的三星和現代的產品品質提升到什麼地步?三星和現代現在是什麼樣 的大公司(當然這和韓國經濟政策也有關,韓國政府扶持大企業,臺灣人民只會擔心官商勾結)? 很公平地說,三星手機和 hTC 手機的品質,似乎三星真的高一點吧(我沒用過,但是好像真的如此)!但是如果去維基百科上面查一下三星和 hTC 的規模,差了多少倍,你就會知道 hTC 可以做出這樣的產品,實在是很了不起的事。你當然可以說: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我當然要挑比較好的產品!對,這是你的自由,但是當國人自己不支持本國產品時,就不要抱怨本國公司無法營造世界級品牌,你不幫忙算了,不要在旁邊說風涼話!
那大陸的企業有打擊臺灣的生存空間嗎?事實上,影響存在,但是不是大陸蓄意打擊。總不能說,大陸的生產成本低,內需市場大,他國企業從臺灣轉投資到大陸,就說大陸打擊你吧!事實上,大陸企業並沒有與臺灣企業捉對廝殺(三星之前把hTC假想敵,打趴之後,就把蘋果當假想敵…)。而且大陸企業也對臺灣興趣缺缺。 為何我說興趣缺缺,因為就算沒有 ECFA,大陸資本還是很容易進臺灣,只要大陸企業在第三國(維京群島、開曼群島、賽普勒斯這種避稅天堂)設一間紙上公司,要進臺灣只是分分鐘的事,相信我在上述三地開紙上公司,也只是分分鐘的事,一通電話,賽普勒斯任何一間中型以上 的會計師事務所,馬上派人從賽普勒斯飛到你家(要電話的話,我給你!),簽完紙上公司文件, 你再找一間臺灣的會計事務所和銀行,設一間賽普勒斯商 XX 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一週之內收 工搞定!裡面每一毛錢都是大陸來的。這件事有沒有發生,有幾間吧…但是數量絕對很有限!
說了半天,到底我的主旨是什麼?很簡單,一、自己搞砸不要怪別人!二、大陸早就可以用經濟手段逼迫統一。 方法很簡單,只要大陸做到兩個字:公平!臺灣馬上就垮!什麼叫公平?就是,你怎麼對我,我就怎麼對你(國際上的公平是齊頭式平等,就是說,世界第一大國和世界第一小國,在聯合國 都是一票,這看似公平,但是談到經濟協議時也大概如此,兩方都是以對等地位談判,你不讓我 的勞工去,我也不讓勞工來)。只要大陸嚴加控管臺灣人沒有合法證件(再重覆一次:就業證、 居住證、工作簽註)從事營利行為,捉到一律遣返(這就不過是西方國家的普遍做法),你看看 臺灣會有多少失業勞工?!
請不要再和我說,大陸需要臺商臺幹,臺商臺幹走了,大陸也要垮了。拜託,不要再活在20 年前了!也不要和我說,20 年前臺商臺幹幫了大陸,怎麼可以現在過河拆橋(事實上,被炒的臺商臺幹不知道多少!我也很有可能面對這一窘境。但是我想強調的是,人在國外工作,就是要了解,過河拆橋只是剛剛好,你有沒有看到不知道多少在美國被炒的臺灣人,因為沒有健保,就跑回臺灣看醫生?!)!那我只能說:C'est la vie(這就是人生)!
【第二部份:WTO、ECFA 與 ECFA 下的支項協議】
(四)WTO 和 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老實說,我真的很討厭 ECFA 這種英文縮寫的名詞,不知道臺灣何時開始流行這種風潮,我 自己連寫英文書時,都避免用了英文縮寫!
要先聲明的當 2002 年,臺灣加入 WTO 後,臺灣和大陸都在 WTO 之中,所以所有的 WTO 協議都適用在兩岸經貿交流,也就是說,臺灣和大陸的經濟合作已經是不可逆的大勢了,因為想要不要和大陸經濟合作,只有退出WTO,但是相信我,這種蠢事,千萬不要做…。其實 WTO 和 ECFA 是 同性質的東西,WTO 的目的也是降低關稅,以及禁止保護主義的行為,而且採取全體會員國, 最惠國待遇(也就是臺灣在WTO的架構下,給一國的好處,全體成員國都會因此獲得該項好處),以及全體會員國是以兩國簽約的形式完成(如果成員國有一百個,臺灣就要和 99 個國家分別簽訂一模一樣的 WTO 協議)。條約內容,也和 ECFA 一樣,分為四方面:一、境外交付(從國外提供服務);二、 境外消費(從國外購買服務);三、商業存在(開設分公司、合資公司、獨資公司的條件);四、 自然人流動(勞工的就業和入境)。
但是現在馬上就有問題了,為什麼 2002 年後,大陸企業和勞工沒有來臺灣?其實很簡單, 臺灣耍了賤招,反正臺灣設立一堆內規,擋住大陸企業、資本和勞工,只要大陸不去 WTO 上告臺灣,WTO 也懶得管臺灣和大陸的事。為什麼大陸不想告呢?原因也很簡單,大陸不想把臺灣拉到國際平臺上與臺灣談判,這樣就是國與國的談判了,再加上,大陸實在不把臺灣當貿易對手, 所以也懶得和臺灣計較。那為什麼大陸不以眼還眼,對臺灣做一樣的事,原因也很簡單:一、政治目的下的讓利;二、不想給臺灣藉口告上WTO。
那 WTO 和 ECFA 的不同到底在哪裡?其實,ECFA 就是 WTO 的加強版,更加緊密地加強雙邊 經濟合作(原本 WTO 規定的某一項關稅是 5%的話,ECFA 就改成是 0 之類的,而且不能比 WTO 的關稅高),但是最大的不同是,ECFA 可以在協議生效三年後,「在承諾表中任何承諾實施之日起三年期滿後的任何時間,一方可修改或撤銷該承諾。」(當然,如果撤銷的話,臺灣是要找一些東西賠償大陸,但是你覺得大陸真的會在這種小事和臺灣斤斤計較嗎?最嚴重的150萬臺灣人的就業問題都在放水了,還在這種蠅頭小利上打轉,大陸累不累啊!),但是 WTO 可不能由單方面解除(除非你不想在 WTO 中繼續混下去!)。而 WTO 的條約高度高於 ECFA。換句話說,就算大陸不想認 ECFA,也要遵守 WTO 中的 規定。如果你問我,大陸會不會為了臺灣,冒上觸犯違背 WTO 規定的風險,我只能說,你太瞧得起臺灣了(大陸和日本或美國的貿易額是多少啊…)!
你問我,為什麼不只要在 WTO 中就好了?幹嘛簽那 ECFA 呢?答案很簡單,就是:唉,你以 為我願意嗎?!如果不是東南亞十個小朋友要和東亞三個中、大和超大朋友(南韓、日本和大陸)手拉手, 要簽下《東盟十加三經濟合作協議》,「可能」會使整個東亞和東南亞關稅降為零,誰想把自己折騰的那麼累啊!
你問我:《東盟十加三經濟合作協議》簽了嗎?關稅降為零了嗎?事實上還沒有!那馬總統 幹嘛那麼急的要推 ECFA 啊?!因為…如果真的降為零,臺灣就和北韓一樣,成為東亞/東南亞唯 二還有關稅的國家(我沒有要營造出臺灣就會變成北韓的假象,因為就算有5%的關稅,臺灣還是不可能變成北韓,但是我想提醒大家一件事,臺灣的最具競爭力產業,說一句明白話,就是替人做嫁的「代工業」!代工業的不只是薄利,是微利,有時甚至賠錢也在做!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某些臺灣公司想要搶下大單子,賠錢就接了,但是這種大單子可以使股價上揚,所以整體而言,可能還是「可悲的」有利…),這時,甚至1%的關稅一加上去,就是兩個字,微利的代工業,全倒!這時候發生的經濟連鎖效應會有多可怕,我完全不敢想像!
你問我:《東盟十加三經濟合作協議》中牽涉 13 國,加上歷史的情仇(中日、泰緬…),有 那麼好簽成嗎?事實上,很不容易簽成,但是這不代表其中的兩三國想要自己先把這件事辦好! 這就是中韓 FTA 的談判(這也就是中韓版的 ECFA)。
說到韓國的崛起,上文提到 20 年前三星的品質,大家知道三星的老本行是什麼嗎?其實是 蔬果公司!到了 1980 年代才開始做電器,但是只是做冰箱的水平(大同早在 1960 年代末就做 了…),但是在「第二次臺灣鎖國時代」時,三星大舉把電器賣到大陸,用這第一桶金當家底, 開始了 30 年的三星傳奇(加上 1997 年金融風暴,韓圓無限下跌,使三星外銷大陸佔盡便宜,把 日本打慘了!)。
我想我不用提醒各位,韓國的競爭力強的產業和臺灣太類似了,如果這一次中韓 FTA 簽成 了,所有臺灣有競爭力的產品或半成品,進入大陸市場都需要關稅,這就要和大陸市場說再見,韓國就再 來 30 年的 X 星傳奇吧!這一次,臺灣可不像 1990 年代的黃金時期,還有家底可以撐個二十年; 這一次,臺灣就沒戲了…
但是你問我,簽了 ECFA 就一定可以保證,問題解決嗎?臺灣經濟可以再度發展像三十幾年前臺灣經濟奇績一樣嗎?或是臺灣可以超越韓國嗎?答案是,很無奈,不可能,歷史告訴我們,任何國家的經濟奇績只會有一次(日本、希臘都是如此)…但是臺灣的好處在於,有可能搭上大陸經濟奇績的順風車,再享受第二次經濟高速成長(這只是有可能)。那臺灣經濟可以超過韓國嗎?答案是,不可能…三星的資產總值是 3843 億美金(是鴻海的十倍大…),已經比阿根廷還要大。除非三星自己垮掉(老實說,我覺得三星不是不可能會垮掉),不然臺灣沒有任何一間企業有任何可能性超越韓國政府和三星的策略聯盟(臺灣民眾太討厭政府支持大企業,所以這件事的可能性太小)。但是我可以很確定地說, 簽 ECFA,臺灣有一博的機會,不簽,我們都回家睡覺。
對於中韓 FTA 的恐懼,和搭上經濟成長順風車的渴望,就是為什麼馬總統如此急迫的原因。你說他恐懼的有沒有道理,我很坦白說,如果是我,我會比他更急!但是你問我,我或我的家人會受益於 ECFA 嗎?事實上,並不會,因為我的父母都是教授,不是生意人;我在希臘開橄欖油 公司,又是在上海交大領人民幣。事實上,馬總統的家人也不會應該 ECFA 有任何的獲利。
把話挑明了說,臺灣不與大陸經濟拉緊,只是少了從臺灣來的競爭者,對於已經在大陸工作 的我而言,絕對有利(我相信很多在大陸工作的臺灣人是同樣的想法)!反正在大陸工作的臺灣 人都是赤手空拳打天下,我也不擔心大陸會嚴打臺灣人未持有效證件在大陸工作,因為我在大學 工作,我擁有所有的必須證件。但是我無法接受,我給予下一代的未來,是一個上述的未來…
但是這也給我們寶貴的一課,做事不能急,一急就會出亂子…
(五)ECFA 和支項的幾項協議
先聲明,ECFA 和服務貿易協議或是貨品貿易協議根本是同一件事。
ECFA 是原則性的協議,實質的內容就要分為「貨品貿易」和「服務貿易」。但是我們前一陣 子常常聽到的「早收清單」是什麼?其實,這只是代表 ECFA 簽的太遲了,有些企業都急的要死 要活了,「早收清單」就是指臺灣提出幾項「貨品貿易」中,最具競爭力(或是最需要大陸市場 減免關稅)的貨品,其他的貨品,就在未來的「貨品貿易協議」中慢慢談吧…
老實說,臺灣在「早收清單」中,獲得了無法想像的巨大利益(再次強調,大陸在「早收清 單」的讓利,完全是出於統一的企圖,想要以溫情攻勢,讓臺灣人了解,大陸不是三十年前的大 陸),臺灣很多農產品可以去大陸,但是大陸農產品一項也不能來(但是陳總統允許大陸進臺灣 的農產品,當然可以進臺灣),但是世界上沒有天天過年的事,等到未來的「服貿協議」和「貨 貿協議」談判中,大陸也要獲得一些臺灣方面的善意回應,不然他們也無法面對大陸民眾。
其實「服貿協議」的談判和 WTO 談判的形式非常類似,就是分為四方面:一、境外交付(從 國外提供服務);二、境外消費(從國外購買服務);三、商業存在(開設分公司、合資公司、獨 資公司的條件);四、自然人流動(勞工的就業和入境)。
那現在,我要開始做最無趣的分析了,到底臺灣有沒有佔便宜? 先解釋一件事,佔便宜,佔多少便宜,有沒有可能算明白?三個字,不可能!不可能要求這樣的評估未來會準確!舉個例子,李總統推出「戒急用忍」 的政策時,或是陳總統時加入 WTO,他們有沒有先算一下對臺灣產業的利弊?他們可能真的找人算了,但是真的準嗎?不可能準的(大家要不要算一下16年的「第二次臺灣鎖國時代」臺灣喪失了多少開發大陸市場的機會和潛在的價值?但是這樣指責李總統還是不公平的,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在1992年預見大陸自1989年之後再也有沒重大動亂…)!別說數字不會騙人,數字整天騙人(只要有幾項數據忽略不計,算出來的結果就完全不一樣)!更不要說算出來的數字,人民信不信了。舉例來說:事實上臺灣失業率很低、實質購買力很高、貧富差距極低。我都有數字證明,也沒有故意忽略幾項很重要數據,但是你去街上拉一個人問問,他包準說你瘋了。這種經濟預測能聽,年都要過錯的!
那你問我,社會科學是不是都在呼攏人(事實上,歷史學家更會呼攏人)?不
能說他們呼攏 人,但是每個學科都有嚴重的學科先天缺陷,有些事情是沒有辦法克服的,就像黃種人普遍的運 動神經比非洲人差一樣…
好,讓我們回到佔便宜。
總體來說,我認為臺灣利大於弊,大陸還是讓利,而且還讓不少,但是確實沒有像「早收清 單」一樣獲得巨大利益。但是有一件事大陸絕對不可能讓,這就是大陸的「維持穩定」(維穩) 的核心利益。與大陸維穩的核心利益相關的臺灣產業,就是出版業,這也是大家這次最關心的產業之一。
先說明,在「服貿協議」中,臺灣沒有開放出版業,只開放印刷業及其相關產業。而且大陸 企業不能在臺灣開創獨資印刷公司,一定與臺灣合資,而且「只能投資臺灣現有企業」,而且股 份不能超過一半。換句話說,大陸企業要來臺灣搞印刷,只能雙手把錢奉上,拿給現在某一家臺 灣公司,那一家臺灣公司當然有說不要的權利,而且收了錢,還可以不給經營權。
那臺灣出版業可以進大陸嗎?事實上,可以!大陸有開收臺灣的出版業進大陸,但是也不能 設立獨資公司,一定要與大陸公司合資,而且股份不能超過一半,而且「大陸方投資者應當控股或占主導地位」。但是臺灣的出版業如果只做包裝和書本的美工設計,可以成立獨資公司,但是需要經過大陸的審批,審批的標準之一,就是要超過大陸對出版社設定的最低資本限制。
這個最低資本限制,就是臺灣出版業叫苦連天的原因,因為大陸政府嚴加管控出版業,所有 的出版社都是巨型(出版社數量小,比較好管。像我熟悉的上海交大出版社,員工兩百人;廣西 師大出版社,更是大的嚇人),從頭包到尾(從編輯、校稿、設計、印書、廣告、行銷、通路一 路到底),臺灣出版商很難有任何一間和這些巨型出版社的規模相比(可能也只有遠流吧)!
關於出版業的控制,這是大陸不可能會讓步的一環,因為管控媒體是大陸的核心利益,而為 了管控媒體而設計出的綿密複雜的架構,確實讓臺灣出版業比較吃虧,但是大陸並不是沒有考量 到這一點,所以對於最低資本限制,還沒有明文寫出,現在臺灣出版業只是「擔心」,大陸設的 最低資本限制,會像大陸的巨型出版社一樣高,但是這件事還在審議中。
我個人認為,出版業只是唯一的例外,而且事實上,臺灣出版業也沒吃虧到哪裡去(頂多就 是臺陸兩方的出版業相關條例,是比較平等的)。
其他的產業就能以通論性質解釋一下。
勞工:大家最關心的勞工來臺灣的問題,雖然很多人都解釋,大陸勞工大舉來臺灣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我還是說明一下好了。
大陸可以來臺灣拿三年工作簽註的人,他的所屬公司,必須在臺灣設有獨資、合資或分公司, 而且只有三種:一、公司負責人;二、高級經理人;三、專家。這些人的三年工作簽註,確實可 以延長,如果他們一直是該公司的負責人、高級經理人或是所需專家,確實可以延長許多次(如 果換公司的話,就要重新申請)。但是這些人的工作簽註都需要臺灣的審批!你如果知道美國人 或英國人來臺灣拿工作簽證多難的話(雙國籍的臺灣人當然不算!因為他們在臺灣工作時,就拿出臺灣護照/身份證,要跑的時候,拿出美國護照!),你就什麼都不要擔心了!事實上,臺灣的勞工市場的保護程度,可能是全世界第一嚴,我們的想要引進外國高階人才的困難度非常高(事實上,這成為臺灣許多產業大聲疾呼想要改革的事項),你完全不需要擔心大陸人有辦法來(美國人、日本人都來不了,而且在臺灣沒有設公司的大陸企業,只能派「專家」來臺灣,而且只給工作簽註「最多」三個月…)!
但是臺灣人去大陸呢?事實上,大陸只說,就和 WTO 規定一樣,也就是說大陸對臺灣勞工的規定,就和大陸對美國勞工的規定一樣,但是也如第一章所說,大陸對於臺灣勞工的管制根本 就是放水,但是你總不成要求大陸把這些放水寫在條文中吧…原因很簡單,因為ECFA這種在WTO下的經濟協議,其實保障未來的最惠國待遇,一旦形成條文(雖然現在只有臺灣大陸都是會員國),會讓未來其他想要與大陸簽類似經濟協議的國家循這種放水模式進入大陸!
由上述就可以看出,在勞工流通方面,臺灣是很佔便宜的。況且,在臺灣設立公司的大陸企 業,只能有負責人、高級經理人和專家來臺灣,其他的一般勞工,當然要雇用臺灣人。如果你認 為,大陸企業會不會找五百萬個人,假裝是「專家」,然後混過臺灣的審查,全部跑到臺灣來搶工作?你自己想想可能性吧(大陸不需要派五百萬大陸人來,只要名正言順地,把一百五十萬臺灣人趕回家,臺灣就垮了)…
另一項臺灣最佔便宜的地方就是大陸向臺灣開放的服務事業中的所有「其他承諾」!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一下,關於臺灣向大陸開放的服務事業中,「其他承諾」只有一項電影業不是空白,其他全部空白(而且電影業的其他承諾,事實上是限制大陸只能有15部電影進臺灣…)!但是大陸向臺灣開放的服務事業中的「其他承諾」,都是給予臺灣企業極大的方便!大陸給臺灣的「其他承諾」中,要點分四部份:一、減低大陸審核臺灣專家在大陸工作的標準;二、明訂大陸審核臺灣專家的「最高」期眼(不是最低!);三、簡化審批程序;四、允許臺灣企業在「沒有」在大陸設「任何公司」的前提下,在大陸提供服務(賺大陸的錢)!我有一次和我另一位好朋友說:從1842年,清廷簽訂《南京條約》以來,真正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可能就是「早收清單」和「服貿協議」了…
那再說到可能會侵佔臺灣公共事業的大陸企業好了。先聲明,服貿適用範圍,開宗明義地就 說:不適用在「公共採購」和「行使公共部門職權時提供的服務」。我想這一點就不攻自破吧?! 但是你說,如果大陸企業控制了臺灣所有大客車的停車場(臺灣確實開放大陸企業可以成立停車 場),那有沒有可能間接控制臺灣的公路運輸?事實上,當然可以「間接」控制,但是請問大陸 需要這麼累嗎(再強調一下,臺灣有一百五十萬勞工在大陸…)?
這一類陰謀論的論述實在太多,有些人就找到一條臺灣開放大陸的服務產業,然後做出「四項假設」:
一、大陸企業真的有興趣臺灣 2300 萬人的市場,比進入大陸各省或是其他國家更有興趣, 以及積極到足以賠本都願意做下去(如果這麼有興趣,早就去維京群島逛一圈,就進臺灣了,還等 ECFA?)。
二、大陸政府對統一的執著,只有靠控制臺灣的「相對次要」的服務產業才做得到(主要的 服務產業,臺灣沒開放),其他的所有方法,臺灣都守得住(相信我沒有一招守得住)!
三、臺灣各層級的政府單位以及公務員都是白癡,眼睛一閉,批准所有大陸勞工假冒專家進 入臺灣。如果「中國」國民黨就是要賣臺的話,「愛臺灣」的民進黨總有一天會執政,難道他們 也是白癡?
四、臺灣各服務產業的老闆都是白癡,大陸企業找合作企業,就會不分好壞,看錢就流口水, 然後拱手讓出經營權;或是大陸企業成立獨資公司,完全沒有商業還擊能力。臺灣中小企業的最 大特色就是,開拓國際市場顯然不足,但是固守既有陣地的能力一點也不差。
更可笑的是,不是上述四項假設任何之一,還是上項四項假設全部具備,這些陰謀論的論述 才會成立。
【第三部份:ECFA 和 ECFA 下支項協議的審議】
(六)ECFA 的審議
現在大家爭相討論的兩個關鍵字:「黑箱」和「程序正義」,竟然在 ECFA 審議時沒有出現, 這真是一件讓人哭笑不得的事(ECFA 通過時可能更黑箱吧…)。當然我知道很多人批評的黑箱, 不是指談判時的黑箱,而是指張慶忠的那「三十秒」黑箱(事實上,張慶忠那「三十秒」不是黑箱,事實上,就是因為不夠黑箱所以被發現了…我個人以為是粗糙到了極點!)。但是當張慶忠的「三十秒」黑箱成為 問題時,兩岸的服貿談判,也被污名化成黑箱作業了。
到底 ECFA 或是服貿的談判,是不是黑箱?如果說,高度不透明的談判就是黑箱的話,那當 然是黑箱,但是國際談判,通常都是高度不透明,也極少和該國人民解釋。為什麼會不透明,原 因要分三方向來談:
一、一般而言,國際談判時,兩方都不想向人民解釋,因為一旦開始向人民訴說談判代表心中的小算盤時,對方馬上看穿自己的底牌。ECFA 是如此,臺紐的 FTA 也是如此,但 是 WTO 當然不是如此,因為 WTO 建立後,臺灣才加入,臺灣當然知道加入 WTO 的義務是什麼。 而美韓的經濟談判也是如此,因為美國把經濟條件說死了,不要拉倒,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既然沒有的討價還價的空間,韓國只好把努力說服他的民眾。但是 ECFA 或服貿其中的討價還價的空間非常的大(原因當然還是因為政治目的)。
二、在談服貿時,大陸和韓國也正在談 FTA,如果臺灣把談的內容都攤出來和民眾說,這會 讓韓國順水推舟的機會,要求大陸比照辦理。這裡需要多加說明,大陸方的顧慮。先聲明,兩岸的談判,名義上是國內事務(不論臺灣還是大陸的憲法,都把對方當同一國,只是國名一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叫中華民國),但是事實上,所有的實務運作,都還是國與國的經濟談判的作法。這時的問題就是,韓國知道大陸讓了臺灣一大堆有的沒的,韓國就對大陸說說:喂!我也要!大陸說:不行,因為這是我國內的事!韓國說:胡扯!是國內的事,就是全部都開放了!你簽這玩意兒做什麼?大陸說:…韓國再說:那你把這玩意報到WTO,讓我也樂一下!大陸:…韓國再說:不然把這玩意兒放在我們的東盟十加三,也大家都樂一樂!大陸:…你問我:大陸可不可以蠻橫的說:這是我國內的事,你們少管!答案是:這就是大陸現在抵擋別國要求大陸開放的最重要理由。但是如果把這玩意兒放在WTO下,大陸就完蛋了(這順便回應了,為何大陸臺灣遲遲不把ECFA通報WTO的原因,因為大家要想個方法,不讓別國利用這個機會,跑去大陸!這不只是大陸想要這樣做!臺灣也想要這樣做,對我而言,大陸這麼大的市場,最好是只有臺灣人才有辦法這樣進去,其他國家都不行!)!
三、當然國民黨的心態也是重要原因,國民黨一是希望 ECFA 快快簽訂,挽救臺灣經濟(和 自己的政績),而一旦要向大眾解釋,曠日費時,臺灣實在不能等了。還有一般大眾總是會從自己的產業和角度出發,只會去想:這對我有什麼利,或是有什麼害?這當然無可厚非,自私和逐利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但是考量服貿這種事,就是不能某一產業出發,而是從經濟戰略出發(我有很多親朋友好和我說,他看了服貿的附件一,然後就去找他自己的產業,然後他就可以看出其中,他很擔心的條款;這一點,我非常尊重他們的專業,但是如果這樣思考的話,臺灣現在第一件事就是要退出WTO!)二就是害怕民進黨挑動人民逢中必反的情緒,轉化反中情緒成為選舉能量。光是 2008 年,還沒說要簽 ECFA 時,馬總統就 被「查甫找嘸工、查某找嘸尪、做兵做到黑龍江」在南部被打到臭頭,現在一說要簽 ECFA,那 不就坐實當時的指控?
你問我為什麼國民黨這麼害怕和民進黨打群眾宣傳戰? 我和你說老實話,國民黨玩這一招,從大陸一路輸到臺灣,從來沒有打贏過!以前打北洋政府(都是晚清官吏)這種三流對手,還可以打贏(那可能還是因為共產黨的幫助),只要自己一開始打這套拳路,來一個輸一個,更好笑的是,連從自己分裂出去的政黨較量(親民黨和新黨),也是來一個輸一個。你問我要怎麼辦,我也不知道怎麼辦…反正總而言之,國民黨內鬥外行的先天毛病,完全不敢讓兩岸談判獲得的豐碩果實,攤在陽光下,轉化成選舉能量。
講了這麼多,我就是要解釋,為什麼ECFA或是服貿談判這麼的不透明,而且事實上,民進黨也很明白,不透明的理由(2002年加入WTO很透明嗎?)。事實上,這種事,沒有一件事透明的,而且一旦透明,大家七嘴八舌,吵來吵去,問題會變得更複雜,國際談判中,沒有人有必要等你(更何況,大陸現在是讓利給臺灣,不是臺灣讓利給大家,大陸不理你,把臺灣晾在那裡,結局還是統一…)。
所以在國民黨和民進黨都了解談判不會很透明的情況下,我們先回顧一下歷史好了。
ECFA 於 2010 年 6 月 29 日簽訂,當時社會也有疑慮,但是沒有 現在疑慮如此之深,為了解決社會疑慮和一次講清楚說明白,馬總統和蔡主席在簽訂之前的兩個 月,2010 年 4 月 25 日進行一場電視辯論,當時辯論完,蔡主席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時候馬英 九這麼會耍嘴皮子了?!」而當時馬蔡辯論完,社會一般傾向簽訂 ECFA。
更有趣的是,在 ECFA 要簽訂之前一年,出現了一個新的英文字:Chiwan,就是中國和臺灣 的組合字(到底這是個字是誰發明的,誰開始用,請告訴我),當時對南韓的半導體產業憂心忡 忡,認為臺灣的技術,加上大陸的市場和品牌,會把南韓打到趴下(現在看來根本是多慮了!)。
於 2010 年 8 月 17 日,經過 12 小時多,民進黨籍立委輪番上臺發言 30 分鐘後,集體退席 抗議,所以 ECFA 正式在立法院通過。我個人認為民進黨百分之百在放水(當天沈富雄也這樣說), 因為要講打,國民黨是打不過的,只要民進黨實施無限焦土政策,一直打下去,以民進黨立委武 林高手眾多的情況下(例如:黃委員偉哲的音箱流星鎚,一鎚打得吳委員育昇頭破血流;邱委員 議瑩的彈腿,一腿踢破法務部長大門;國民黨的拳擊健將謝委員國樑,被不知道哪一位的九陰白 骨爪,抓得臉上破相),大概可以再擋 ECFA 過一兩年,這種輪番上臺痛罵 ECFA,再集體退席抗 議,這樣的做法,其實就是放水而已。當然 2010 年時,社會普遍希望 ECFA 會過,所以要和民意 對著幹,這種蠢事,民進黨是不會做的,只有馬總統這樣的蠢人,會有種做下去。
這時,也有民進黨要求 ECFA「逐條審查」和國民黨希望 ECFA「包裹表決」通過的鬥爭存在,但是民進黨「逐條審查」和國民黨「包裹表決」的主要戰場是在「院會」。這時國民黨把為何他們要「包裹表決」的理由說明白了,國際談判的協議結果,當然不代表立法 院一定要買單,絕對可以否決,但是不能修改,因為一旦修改一個字,必須得到對方的同意,要 得到對方同意,就是重啟談判的意思,而且,完全不代表對方會接受臺灣的修改,臺灣想要保護 的產業,沒有任何道理對方不想要保護。這是國際談判,就是拿蘋果換橘子,不可能蘋果不交出去,就叫對方把橘子成簍地送過來。
當然這不代表臺灣不可以修正,如果真的有嚴重不妥之處,當然需要修正,最好一次把所有 有問題的地方全部修正了,然後再想想看自己可以多提供給對方什麼東西,這樣才有可能讓對方接受臺灣修正的條款。這時候,如果說,我只負責找毛病,不負責想辦法讓大陸接受,那為什麼你不去北京找習哥李哥,叫他們出錢給每個臺灣人一百萬人民幣,再買間房啊…
反正,在當時社會還是普遍支持 ECFA 的情況下,ECFA 就這樣亂糟糟的過了,我猜測,這一 次亂糟糟的過,讓國民黨食髓知味,以為以後都可以用這招,把服貿與貨貿亂糟糟的也過了。
但是他們太小看對手民進黨委員的本事了!
(七)ECFA 下的支項協議審議
關於 ECFA 下的服貿協議,其實江院長知道服貿協議內容爭議大,為了獲得足夠正當性,所 以江院長一開始就決定要逐條審查(但是這不代表服貿在法律上一定需要被立院逐條審查,因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明訂:「兩岸協議內容未涉及法律之修正或無須另以法律定之者,協議辦 理機關應於協議簽署後三十日內報請行政院核定,並送立法院備查。」)
但是我個人認為,既然大家這麼擔心,如果看看立委打打架就可以解除疑慮的話,把國民黨委員,送給民進黨委員練練拳頭也不錯,大家就當健身嘛!事實上,國民黨和民進黨都有辦服貿公聽會,各辦八場,想當然耳,國民黨開的公聽會想要速戰速決,民進黨開的公聽會就好整以暇慢慢來。但是在這件事被吵起來之前,我想大家是根本不記得有這些公聽會的。
ECFA 和服貿不同的就是,民進黨希望的 ECFA「逐條審查」是在院會中主張,但是服貿是在 委員會中「逐條審查」。到底在院會和在委員會中逐條審查有什麼不同?老實說,我之前也不知 道,但是在讀過臉書上,Yuheng Kao 的議事分析後,才真正了解其中的問題所在。但是當然,我 還是會加上一些我個人的分析。
一句話講明白,國民黨的委員在院會中佔多數,但是這不代表在某一委員會中佔多數(或是 人數比例不夠懸殊),或是國民黨能打的委員在某委員會中,可能完全沒有。再加上,委員會的 場地小,作戰腹地不夠寬廣,國民黨無法把兵力完全展開,發動人數優勢,以八年抗戰精神,以 三名國軍打一名日本兵的比例,制服民進黨。再者,各委員會中只有一兩個入口,國民黨委員只 能從單方向攻擊,不像在院會,有很多道門,可以從側夾擊。
反正,在委員會中,民進黨更可以完全執行無限焦土作戰,一路挺進,打得國民黨委員抱頭 鼠竄。
老實說,我分析到這裡,當我寫出作戰腹地不夠寬廣,這句話,我的眼淚已經掉下來了,因 為這不是玩笑話,這是實情,這就是我國最高民意機關的水平。執政八年的民進黨,立法委員杯 葛議事(我要強調一下,民進黨委員的問政水平比國民黨高很多!),只會用打架這一招(但是我也要強調一下,以現在選區的劃分機制,民進黨要在立法院中獲得多數,幾乎是不可能的事!等個三十年,看有沒有可能!所以他們打架不是完全沒有正當性的!但是一直打架就…),而王院長永遠不動用警察權,讓這一招一直有效。國民黨立委不只是武藝不如人,更無奈的是,國民黨立委年紀平均比民進黨大 8 歲,國民黨選民討厭他選的立委打架,但是民進黨選民覺得他選的立委,把國民黨立委往死裡打是英雄。在這種武藝不如人,身體不如人,觀眾喝倒采的情況下,你叫國民黨委員怎麼打得下去…
分析完單兵戰鬥和部隊戰術不如人時,現在看看軍團戰略輸在哪裡…以下直接引用 Yuheng Kao 的鴻文:
「這個會期內政委員會的召委分別由國民黨的張慶忠及民進黨的陳其邁擔任,而第一周的議 程由陳其邁來安排。但陳其邁的議程一排出來,完全出乎大家意料,大家都嚇壞了,沒錯!他排 定審查服貿協議!召集委員依法排定議程看似理所當然,但是依據數十年下來延續的議事慣例, 執政黨推動的重要議案都會是由黨籍召委來排案審議,但萬萬沒想到民進黨竟然違反議事慣例主動搶走了服貿的審議主導權。這個議事慣例長年被遵守沿用至今,但今天就這樣突然被打破了。
民進黨說沒有白紙黑字規定它們不能排執政黨要推的案子,這是國民黨吃得第二計悶虧。可能有 人會想問,反正都是要審,由哪位召委來主導有差嘛?國民黨人這麼多,表決還不是都會過嘛? 我只能說,真的差很多!召集委員想要過的案子,不見得會獲得其他委員支持,不保證一定過。 但召集委員不想過的案子,他可以透過非常多的議事手段讓它過不了!
…
這也是為什麼國民黨會對民進黨違反議 事慣例搶走服貿審議主導權如此跳腳的原因,國民黨也因此一直在罵民進黨是『假審查 真杯葛!』當然這一招是經過算計後的結果,民進黨知道國民黨不可能可以承受這樣的風險而必定會走上絕路。其實民進黨這招算走得非常漂亮!」
我相信 Yuheng Kao 的解釋非常明白。我不得不佩服,民進黨委員在對付國民黨委員人數優 勢時,除了靠勢自己的單兵戰鬥素質,部隊戰術操縱,也顧及了軍團戰略高度,我學一下漢高祖 劉季說一句:大丈夫當如是也(不知道秦始皇晚上會不會來找我,因為他很生氣我把民進黨委員比做他…)!
但是國民黨當也想要靠戰略高度扳回一城時,這就犯了現在野火燎原的錯誤了!這也告訴我 們寶貴的一課,畫虎不成反類犬,你天生不會耍這一套路,就不要用了…張慶忠到底用了哪一招 呢?現在又要引用 Yuheng Kao 的鴻文:
「陳其邁那周結束後,輪到張慶忠當召委…張慶忠同樣又排了服貿審查的議程〔Kao 原文中 有解釋,民進黨為何認定張慶忠當內政委員會召委時,排了服貿審查是違反議事規則,有興趣請 自行查找〕…張慶忠排定本週一下午開始審查服貿,民進黨依照他們過往的老招,接近中午時就 動員立委霸佔主席台。等到開會時間一到時,民進黨站著主席台不讓會議主席張慶忠上台,然後 還有搶麥克風拔麥克風。前一週是國民黨杯葛民進黨開會,這一週是民進黨杯葛國民黨開會,兩 者看來都是杯葛,但實質上則不同。國民黨只會傻傻的依照議事規則杯葛(提程序發言),但民 進黨的杯葛才不管什麼議事規則,直接就是把主席台霸佔了就對了,順便把器材設備搶一搶、拆 一拆。
…
張慶忠因為上不了台,然後一直被推擠拉扯,始終開不了會。如果開得了會,當然會進行逐 條審查。(這是國民黨最希望的結果),但因會開不了,所以最後就直接用無線麥克風宣佈會議開始,「因服貿協議已逾審議期限,逕送院會存查。」這備受質疑的 30 秒不是國民黨的第一選擇, 但因為前面的幾個事件及因素,讓國民黨在當天不得不做出這個最下策。」
這是不是「國民黨在當天不得不做出的最下策」,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個人猜測,張慶忠可 能覺得他想到了一招妙著,把服貿審查呼攏過委員會,直接在院會處理了,不管是要立法院存查, 一次呼攏過關;還是立法院院會時,來一次「包裹表決」,做一次主力對決,一戰定江山,反正 都比在委員會的泥淖中打泥巴戰來的好一點。
這就是事情的導火點,這也是事情到難以挽回地步的起點,這就是打死斐南迪大公的那一顆 子彈,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這看似沒什麼重要的小事上,開始發動,戰爭的巨輪開始向前推進, 我彷彿聽到緊急的吹哨聲,一邊部隊開始集結,開始進行擾敵戰,主力對決,在今天還不知道是 哪一天。
【結論】
說了快兩萬字,我相信我把前因後果說明白了,之後發生的攻佔立法院,行政院,其實只 是「那顆打死斐南迪大公的子彈」的餘波,不足為奇。但是我還是要做出四點結論:
一、大家都知道臺灣大陸大小懸殊,但是世界上不是只有大陸和臺灣兩方,對於臺灣而言, 大陸是主要市場;但是對大陸而言,臺灣絕對不是主要市場。大陸的經濟戰略,從來不是以臺灣 為藍本來設計。一個 14 億人的國家,完全有實力在「所有」的產業上,建立起世界規模的企業(事實上,連美國都做不到這一點,看看美國的汽車業怎麼被日本打到趴下…); 但是一個 2300 萬的國家,完全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水平,但是臺灣可以在旁邊挑幾個我們自己有競爭力的產業,在既是競爭者,又是夥伴的情況下,生存下去。當荷蘭在法國和德國中間還可以生存的那麼自在時,荷蘭是用以強擊強的方式生存嗎?不是,荷蘭是用避強擊虛的方式生存。用白話文說,就是法德兩國強勢產業,他就不發展,法德兩國不行的產業,他就抓緊發展。所以,單從自己的產業出發看服貿或ECFA的問題就在於此。
因此,大陸的經濟戰略,完全可以打一套他自己想打的拳路,自己打自己的,只要打熟了, 世界都要看他的;臺灣的經濟戰略,一定要看大陸打什麼拳路,然後再想想自己要打什麼,一面 打,還要提防大陸 揮拳不小心打到自己,雖然大陸可能不是故意的,但是打一下也很痛的。那 臺灣能不能離大陸一百公尺,打什麼都可以不必擔心被大陸不小心揮拳打死,這是大部份對中國 抱有敵意和恐懼的人的看法。但是事實上,這不大可能。答案很簡單,先不要說,臺灣就是站在 大陸旁邊,這是地理的事實,根本不可能改變,就說到更現實的問題,臺灣自己打拳,來捧場的 觀眾太少,觀眾太少收入就少,打著打著,自己就餓死了…
如果有人說,我們可以選擇和日本和美國靠近一點,他們是好鄰居,不像大陸這樣的惡鄰居,整天只想統一。先不要說中日貿易額多少,以及日本也很想和大陸簽FTA,光是看臺美要簽 FTA 時,美牛進口臺灣在立法院打成那樣,你覺得美國那麼容易和你談嗎?而且和日本和美國談的時 候,他們難道沒有比臺灣大很多嗎(美國的經濟實力還是比大陸強上幾倍)?而且,美國日本兩 國在經濟談判時,就真的會以平等原則要求一針一眼的計較(美國可能不會像日本一樣計較), 到時候,我們真的能接受嗎?美國對臺灣當然沒有統一的政治目的,但是美國也對臺灣抱有另一種政治目的!美國的政治目的就是用臺灣的2300萬人牽制大陸(在此政治目的下,美國對臺灣不是沒有讓利,但是美國是一個很講「公平」的國家,所以一旦覺得讓利太多,就用了大絕招「301條款」,對臺灣做經濟制裁)!美國的政治目的與大陸的政治目的相比,可能對臺灣更有毀滅性(而且讓利還讓得不徹底)!你覺得,一直當美國的棋子,牽制大陸,這真的是臺灣最好的出路嗎?( 2300萬人有可能一直牽制大陸的14億人嗎?)而且美國也不會太在乎臺灣經濟成長還是衰敗,你倒了你家的事,我還有很多個夥伴(日本、南韓)。只有大陸,滿心要以經濟讓利的方式,贏得臺灣的民心,促成統一。大陸才會比較在乎臺灣的經濟成長還是衰退。
二、九成以上的臺灣人,不想過著大陸人的日子。當然這不是說臺灣人還在認為大陸人處於 三年大饑荒吃草根的情況,但是就如習近平說:「我們尊重臺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 活方式」,臺灣人在自己的小確幸中過得太舒服了,已經不想進入大陸 14 億,競爭到死的人力資 源市場。事實上,任何留學過的人都會知道,不管是英國、美國、日本還是哪裡,臺灣的生活真 的最舒服,薪水雖然少,但是大家吃吃喝喝,想讀書就讀書,想啃老就啃老,看病便宜,退休金 制度也不錯,也確實做到兩三成的大同世界的地步。
但是經濟關係緊密就代表臺灣人要過著大陸人的生活嗎?雖然說,我不大在乎我是不是過著 大陸人的生活(事實上,我在大陸的鄉下過生活,閔行區不是上海!),因為我的成長經歷,看 到了國民黨的改革,我也不在乎再看一次共產黨的改變,但是我知道這是大部份臺灣人的恐懼。但是不論再怎麼恐懼,還是不能不認清事實…事實就是,大陸要統一,而且不會變!這無關於我想不想和大陸統一(要問我的話,我比較想收復大陸,但收復大陸和臺灣獨立一樣,沒有可能!),而是我們要怎麼面對,你不想是你家的事,但是你在家裡想了一千萬次,對於抵抗大陸想統一的決心,完全無濟於事!
那現在問題來了,臺灣要怎麼維持自己生活模式和民主制度? 事實上,我個人覺得 ECFA 不簽,服貿不簽,臺灣的生活模式和民主制度被催毀的更快!臺灣可以抗拒大陸的力量,你 覺得真的是美國的力量嗎?這種話,相信了就像義和團認為關二哥上身,刀槍不入一樣,這種話 連慈禧太后都不信,你會信?就算美國援臺像援助越戰一樣規模(事實上是絕對不可能的),最後成為戰場的越南變成了什麼樣子。再看看克里米亞,俄羅斯想怎樣就怎樣,美國做了什麼?頂多把俄羅斯從 G8 踢出去,變成 G7(估計是 G8 這個名字太難聽了吧)!但是 G8 根本只是一個國際聯誼會,什麼實質嚇阻力都沒有用。 如果要維持臺灣的小確幸或是民主制席,就一定需要經濟成長!這是必然的事實!臺灣物價低、學費低、健保費低、水電汽油費低,這些全部都建立在一件事上,那就是政府拿錢去賠!而 臺灣的民主制度造成的事事緩慢,沒有效率,也是要靠經濟發展的餘裕,來補回民主制度帶來的 停滯。經濟不成長,不要說政府收稅不夠,政府連自己的舉債債信都要縮減,拿什麼去填這些洞?我也同意一件事,發展不見得是王道,經濟發展下,會犧牲太多我個人重視的事物;但是我想強 調的是,不追求發展的話,臺灣會犧牲什麼?我個人可以不要臺灣發展,讓臺灣成為我永遠渡假 的天堂,這是因為我有希臘橄欖油公司和大陸的薪水做根底。但是我還是無法接受,這是我下一代的未來。
三、大陸早非過去的大陸,共產黨也不是過去的共產黨,如前文所提,從江朱到習李,不斷 放軟的身段,伴隨的是二十幾年的經濟超過 8%的成長,你覺得他們想要拐你上當。拜託!他們 統治 14 億人,想要呼攏你,先去旁邊排個隊吧!輪個幾億號再輪到你。這當然不是說,大陸一 定會實現所有的諾言,因為他們有自己的經濟戰略考量,有時還是要做出取捨。臺灣也被美國出 賣過好幾次,但是我個人不認為他們做出承諾時,打從一開始就是要呼攏你。那萬一大陸無法實 現其承諾時,我們的應變方法還是要靠經濟實力,就像 1990 年代,開始「第二次臺灣鎖國時代」, 也是因為過去二十幾年的經濟奇績累積的家底,才有辦法一面發展,一面撐著到現在。
有人說大陸的壞紀錄太多,相信我,我真的很了解(我才是真的每天在大陸的黨國體制中求生存的人,一般臺商臺幹不在這種「類公家機關」中討生活,所以無法像我一樣了解,共產黨是怎麼深入控制到各角落)。我的系主任是中共黨史專家,批評共產黨的健將,與他的討論中,我才了解共產黨從 1950 年的土地改革,就一直榨取民間財富(以前我一直以為至少土地改革是讓大部份民眾得利)、三年大饑荒餓死了三千多萬人,現在還不敢承認死了這麼多人(還不要臉的說這是三年自然災害,別呼攏人了,這不是自然災害,是人禍!)、更不要說文化大革命,把中國一代半的男女斷絕了受教育的權利,這個文化的斷層,到現在都無法彌補回來。1989 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對大部份手無鐵的民眾動用軍隊、坦克、機槍。
但是這都是1989年前的事,距現在已經25年了!共產黨再也不是這樣的政黨,這當然不是說它的暴力本質完全不見了,事實上,可能還存在不少,但是共產黨正在努力轉型,也正在朝著一個講信用,負責任的政治團體靠攏,你如果 忽略或是錯估他們的努力,那我很誠懇的和你說,你必須再仔細觀察一下。
一句話,世界上只有 一個政治團體可以有效統治 14 億人,不可能只是靠謊言、欺騙和武力,其政權的合理性,是絕 對不可以低估的。
四、怎麼可能有會人認為本國總統或行政院長要賣臺呢?做買賣總是要交換,我好奇地請問一句,馬總統把臺灣賣了,他的交換到的好處是什麼?老實說,我想了半天想不出來…我曾經在地下電臺聽過一個說法,就是把臺灣賣了之後,馬總統就可以 在任後,去大陸申請政治疪護,大陸保障他一生榮華富貴。但是這種話,你真的信嗎?更可笑的是,馬英九只拿了美國永久居留權,從沒拿過美國公民權(他沒有宣誓要效忠美國),但是指責他賣臺的一堆人,都拿美國護照(曾跑到美國法院宣誓要效忠美國)。你說馬總統要鞏固權力我當然可以接受(事實上,李總統和陳總統都是鞏固權力的好手),但是用道德的方式指責別人,我實在沒有辦法理解,也無法接受。這種你的政治或經濟意識型態和我不一樣,你就是賣臺或是忽略弱勢之類的言論,可能是讓我感到最無奈的地方。
我個人雖然認為要以大陸為跳板培植臺灣企業,因為我認為,臺灣企業要進入大陸市場比進 入其他國家市場容易多了,但是這不代表我認為我一定是對的,不無可能這政策一旦施行下去, 臺灣經濟會遭受嚴重打擊。但是我絕對不會認為反對我的人,就是要賣臺,或是通 X 國的臺奸。
綜合上述的四點結論後,我想提出一個比喻,做為總結。
我曾經問過別人一個問題,五分之一和十萬分之一萬哪個比較大,用國小生的數學水平都知道五分之一比較大!但是在臺灣不是這樣,十萬分之一萬比較大!因為假如在十萬人中有一萬人 突然往右看,站在這一萬人旁邊的某一人,會以為這樣做是對的,所以也跟著往右看,那麼這個 影響一旦擴散下去,十萬人中就會有越來越多人被這一萬加 X 的人影響。
上述論述就是這一次的現象的縮影,區域經濟整合,臺灣經濟戰略本來就是一個高度複雜的問題,沒有什麼對錯,未來也很難預估(我的這種以大陸為跳板進入世界的戰略,也很有可能在未來的三十年後,證明是傷害大於收益的!)。但是在這種高度複雜的討論中,本來就很難選邊站,所以看不明白的人, 一旦看到身邊一堆人都往一方面想,大家就會懷疑自己當初的認知是不是有錯,不然就是為了害 怕自己變成團體中的少數,所以馬上往「他自以為」多數的團體靠攏。這就是一犬吠日,百犬吠聲的原理。
(全文終)
【跋】
寫到這裡,終於快寫到尾聲,但是有些大家在吵的問題,我並沒有放在正文中,因為我覺得我想要說的故事是WTO、ECFA和服貿的來龍去脈,關於打死斐南迪大公的子彈和之後一連串發生的事,只是餘波,而無助於我們了解為什麼有人這麼急迫地想要簽訂ECFA和服貿的原因。
而且,我覺得有些道理很明白,明白到不用討論。但是有朋友問我的意見,我還是一一做答:
一、沒人有可以攻佔立法院,更不要說行政院了。唯一可以解釋使用這種手段的理由就是, 必須馬上把這個重傷臺灣經濟的服貿協議擋下來,但是這樣的行為只是證明自己無知,沒有讀過 服貿的條文(只看得懂懶人包,不然就是連維基百科都懶得去查),明明簽訂三年後就可以做廢, 如果有重大問題,還是可以在任何時候開啟緊急協商(在簽訂之後的三年內也可以)。再說了,臺灣再度像 WTO 一樣耍耍賤招,明令大陸資本、企業、勞工一個都不准來臺,我想大陸也不會怎麼樣(反正看到你賤招也不是第一次!);或是用陰招,叫臺灣部會審批時,從嚴審議,一個都不准來(英美常常用,這都是一國內政,ECFA或WTO都不能過問)。這些辦法, 都是具體可行的。
二、警察驅離當然合理。流一點血算什麼事?無間道中說的好:「出來跑的總要還」,有計畫 的攻佔行政院當然會引起鎮暴警察驅離(就如民進黨籍的郭正亮說:準備好梯子翻牆、棉被翻過 鐵絲網、行政院裡的路超熟,這一定是有計畫的)。有種這樣做,就有種這樣擔。看看 Nori 桑(施 明德)的風骨吧!事實上,快速鎮壓其實是一片佛心。讓我來解釋一下為何我認為是佛心吧~~當時我一聽到學生攻佔行政院時,我馬上知道這是馬總統挽回民心的最佳時刻!只要讓學生在裡面玩個幾天,破壞一下公物,把江院長和行政院的公務員搬到行政院外辦公,行政效率馬上嚴重拖延(雖然說現在行政效率也沒有多高…),以臺灣民眾多愁善感的性格而言,社會馬上轉向政府,會開始攻擊學生。為什麼這麼好的一招,馬總統或江院長沒有做呢(不要太小看馬總統對民意的掌握程度,他生平選了三次,三次都把極會掌握民意的民進黨打到趴下)?絕對不是他們沒想到!因為你真的不知道那一群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學生會在行政院裡面做什麼事,學生把行政院裡的文件拿來玩,拍個照放在臉書上,一旦傳出去,看到那張照片的人全部都有法律責任,檢察官不起訴他們都不行(鐵證如山…),而且罪名一點也不輕,快點趕他們出來,免得事態擴大。再者,從在立法院裡玩耍,變成攻佔行政院,學生意向轉變只是一小時之內的事,誰知道這群學生下一個目標是哪裡?!如果真的下個目標是總統府,你知道護衛總統府的是哪個單位嗎?答案是…憲兵…讓憲兵抵抗學生,會發生什麼事…真的是我想都不敢想…為了避免這一點快點驅離行政院學生是很必要的…
我看到一堆我在留學時的同學,對鎮暴警察鎮壓感到十分憤慨,我想我的同學們一定知道, 如果是美國的參眾兩院和國務院被佔,或是英國的上下議院和唐寧街 10 號被佔(別再拿美國人可以持槍當理由了…美國人持槍的規定,各州不同,而且英國人是不能持槍的),到底會發生什麼事呢?看到學生被鎮暴警察打,畫面當然怵目驚心(但是警察受傷的也不少),但是這只是國家公權力在命令鎮暴警察行使驅離命令時的常態,任何國家都是這樣,不足為奇。不論是和英美比,還是和中東比,臺灣鎮暴警察都是非常溫和了(不然你還要拿臺灣和哪一國比?)。
事實上,為何民眾對這一次的驅離反應如此劇烈,原因有二,一、他們是學生(但是也是年滿18的刑法成年人);二、臺灣警察太可憐,幾十年面對學運的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形象,把臺灣人民慣壞了。無奈的是,當驅離的命令一下,執行者就是這一些長期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警察,他們心中的憤怒可能也累積了不少,執法過當自然而然就會產生(我認為是有執法過當的情事發生,我只是說,這樣的事發生實在不奇怪)。你問我,有沒有無辜的路人甲路人乙被打,我想一定有!這有沒有很過份?我覺得是過份,但是也不奇怪!這當然也是因為臺灣第一次發生鎮暴警察驅離學生這等事,像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在國外抗議(或是不小心捲入此事),當政府派出鎮暴警察時,第一件事就是趴在地方,或是蹲下,手放在頭上,如果警察叫你蹲下,你站起來,想要離開現場,不管你是誰、長什麼樣子、什麼職業,馬上就是一陣飽打!打到你趴下(這是在英國,如果在美國,那可能就更慘了)!很坦白的說,這是標準作業程序,我不知道哪一國不是如此…你說,他們是警察,是專業人士,所以他們要冷靜執法;學生涉世未深,當然有激動的權力。那我很老實的和你說,你太理想化了,警察學生都是人,都有七情六欲,要求別人別激動之前,先要求自己不激動吧…
0 评论 :
張貼留言